当今语文习作,学生没有自己的写作素材,只会模仿、抄袭,很难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我们作文,要写出现实的、自己的话”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就是每个人的生活。
一、观察家庭生活
家庭环境虽然狭小,然而家庭生活内容却丰富多彩。家庭人物、家庭记事、家中物件......只要教师引导嘘声稍加注意,勤于观察,这些家庭材料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学生的题材库。
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关注不一样的家庭记忆,学生掌握了方法,并在自己的学习中发展能力,表达生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观察学校生活
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要向生活回归,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体现说写训练的工具价值,形成作文教学“实用”的氛围。如:当导游、解说员、写说明书、广播稿、倡议书等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生活作文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多样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表达小主人翁的自豪感;选取具有鲜明的教育性、趣味性的情景,分享真实感受。
三、观察社会生活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课堂,那么社会则是一个范围广阔的大课堂。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生活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观察,要注意那些有意思的事,注意那些看似平凡实则闪着光的人和事,更不能忽略带给我们感动与成长的点点滴滴。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领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当情感有了积蓄,适时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引导其描绘社会生活。
四、观察五彩的大自然
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关注自然,知道学生写观察日记。每一天,学生将自己对自然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是一句话,一段文字,一副简图......利用课前两分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可以用事物投影展示;每周一次的“自然周发现”,也是不错的观察感受活动。
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收集素材,才能为孩子的习作思路注入更多“活水”。
(实验小学 黄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