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手头的工作,终于有时间闲下来,静静地坐一坐,发发呆,喝喝茶,看看书,或者把思绪的船,撑向无边的海,让它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突然觉得,做一朵云,云有飘散的时候;做一缕风,风有隐匿的时候;做一滴雨,雨有蒸发的时候;做一粒泥土,泥土有沉淀的时候;做一朵花,花有枯萎的时候;做一株草,草有枯黄的时候;做什么呢?做一粒豆子吧,做一粒豆子挺好的。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即使如此,他依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就是只有陶渊明才会有的真性情。他爱着他的那片田园,那是他的桃花源,一方放逐精神,获得自由的乐园。也许是豆子比较容易存活,也许是豆苗比较容易打理,也许是陶渊明本来就爱豆子,所以,他归隐山林后,那垄亩之上,他种下的,是豆子。
豆子可以说,是植物中的“孙悟空”,有着七十二变的高超本领:豆子磨碎加工做豆腐。麻婆豆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美食,不仅好吃,更是好做。是上班一族,懒人一族的首选,也是接待亲友的不错佳肴。完整的豆子用豆浆机打出来,就是美味的豆浆了,一碗豆浆,配着烙饼,配着馒头吃,不错。若能配着油条吃,更好。这是早餐的理想之选。说到早餐,就想到豆腐脑。我个人是不习惯喝豆腐脑的。不过,我也见过对此特别钟情的人,就是我的小姑父。那些年,一到腊月里,家家户户开始泡豆子,磨豆腐了。到了点豆腐的时候,小姑父就出现了。豆腐脑讲究嫩,热乎乎的豆腐脑捧在碗里,大概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了,更何况去吃一口呢。小姑父常常一口气能喝下三四碗豆腐脑。据他自己描述:豆腐脑喝下肚,通体舒畅,比吃肉都美哩。
乡下的冬天,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勤俭持家的主妇,就用大缸生豆芽。把泡好的豆子放在炕头上,盖着大被子,耐心等待。用不了多久,豆子发芽了。自己家生的豆芽,没有添加剂,没有防腐剂,是一等一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生好的豆芽,可凉拌,可热炒,怎么吃,都是极好的。
豆子除了变身这些,还可以变成豆腐皮,变成腐竹,变成孩子兜子里的炒豆子,变成酱缸里的一份子……
聪明的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假如他们的豆子卖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浆,再拿出来卖;如果豆浆卖不成,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变硬了,就当豆腐干来卖;豆腐干再卖不出去的话,就腌起来,变成腐乳。还有一种选择: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让豆子发芽,几天后就可改卖豆芽;豆芽如卖不动,就让它长大些,变成豆苗;如豆苗还是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出了许多新豆子,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很多豆子,想想那是多划算的事!
一颗豆子在遭受冷落的时候,都有无数种精彩选择,何况一个人呢?人至少应该比一颗豆子坚强些吧?那么,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想起一个故事:
从前,山中有座庙,庙里没有石磨,因此,庙里每天都要派和尚挑豆子到山下农庄去磨...
一天,有个小和尚被派去磨豆子。在离开前,厨房的大和尚交给他满满的一担豆子,并严厉警告:“你千万要小心,庙里最近收入很不理想,路上绝对不可以把豆浆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去磨豆子。在回庙的山路上,他一想到大和尚凶恶的表情及严厉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和尚小心翼翼地挑着装满豆浆的大桶,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生怕有什么闪失。
不幸的是,就在快到厨房的转弯处时,前面走来一位冒冒失失的施主,撞得前面那只桶的豆浆倒掉了一大半。小和尚非常害怕,紧张得直冒冷汗。
大和尚看到小和尚挑回的豆浆时,当然非常生气,指着小和尚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浪费了这么多豆浆,去喝西北风啊!”
一位老和尚听闻,安抚好大和尚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明天你再下山去,观察一下沿途的人和事,回来给我写个报告,顺便挑担豆子下去磨吧。”
小和尚推卸,说自己只是磨豆子都做不成,哪可能既要担豆浆,又要看风景,回来后还要作报告。
在老和尚的一再坚持下,第二天,他只好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路上,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旁的风景真的很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这样一边走一边看风景,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豆浆交给大和尚时,发现两只桶都装得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溢出。
其实,与其天天在乎自己的功名和利益,不如每天在上学、工作或生活的努力中,享受每一个过程的快乐,并从中学习成长。
一位真正懂得从生活经验中找到人生乐趣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及忧虑...
小小的豆子,身上是满满的能量和智慧啊,向豆子,致敬!
(202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