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孟子·离娄》永远不要让你的名誉超过了你的实力

原文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翻译

适(shì),繁体写作“適”,同“谪”,是谴责的意思。间,读作去声,是非议的意思。
人不足,指人君用人不当,当政的都是小人。政不足,指政策有过错。

孟子说:“小人当政,不值得指责;国家政策有过错,也不值得非议。”为什么呢?因为这既不是那小人的事,也不是一件两件政策的事,都是因为那为人君者的心不正。正所谓,国家的问题出在朝廷,朝廷的问题出在君王身上。如果你说君王是一片好心,是下面的人把事情办坏了,那是自欺欺人。如果你犯言直谏,今天去跟君王说这个人不该用,明天去非议他那个政策定得不好,那不但给自己招祸,还不解决问题。因为就算他今天听了你的,撤换了这个人,明天还会有别的小人当政;就算他今天听了你的,改了这个政策,明天又会有别的昏招冒出来。因为他的心没变,心不正就不能作出正确判断,不能权衡事物轻重,他就会不停地犯错。你若要事事都替他补救,也不胜其扰。

怎么办呢?“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大人,是大德之人。只有大德之人,才能去格正君王心中不正确的思想。能格正他的思想,当坏心坏事没有萌发的时候有熏陶涵养之功,当错误发生的时候又有开导转移之术,一定会让君王回到仁义的正道上。
一个人要改正,不是改方法、改技巧,而是要改理念、改思想、改他的心。思想认识上去了,心正了,一举一动就都正了。君王仁,就没有人不仁;君王义,就没有人不义;君王正,就没有人不正。这就是一人定国,君王端正了,国家就安定了。

孟子曾经三次见齐宣王,都不谈正事,门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先攻其邪心,心既正,而后天下之事可从而理也。”
不过攻心不易。齐宣王的心,像孟子这样的大德之人,最后也还是没攻下来。

虞,是预料。
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求全责备的诋毁。”

人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毁誉。但是,毁和誉其实都靠不住。有时候你没做什么,别人也可能因为喜欢你而过分夸赞你;有时候你没做什么,别人也可能因为误会了你而来诋毁你。

一是不要当真,不以毁誉为进退。

二是当遇到不虞之誉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撇清,不要模模糊糊地接受。名胜于实为耻,实胜于名为善,永远不要让你的名誉超过了你的实力,那是最危险的。

三是当遇到求全之毁的时候,要“君子不辩诬”。不去辩,让他毁。所谓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