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秋


郑重声明:本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与书香澜梦以《秋》命题的《58》期推文活动。请大家观赏助力。

秋天分为七,八,九三个月,又叫秋三月。

秋天的三个月里,蕴藏六个节气。

分别是: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

秋天是个气候多变的季节。

我们家乡有句谚语说:七月立秋暑相连,期间日夜摇蒲扇;要想昼夜平分过,请等秋分来相见。

说的就是立秋期间,前有大暑,后有处暑,中间隔着的秋,但这段时间特别闷热,叫人难受。

还有一种歌谣是:两暑躁狂热,初秋暑中歇;若要风送爽,晚到白露节。

可见立秋与暑期的气温变化,时间日差,没有多大的变化。

其实在南方,白露节白天还是好热,晚上才凉快一点。

我们家乡常有:过了白露节,夜凉日里热的说话。

人们常说秋天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应该指的是后秋时期的九月的天气。

时间到了八月后期的秋分日开始,昼夜平分,日热夜凉。

九月基本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日子之一。

气温跟春天的三月相差不大,但春天雨水多,不如秋天里的九月,干而又爽,湿而不腻。真是秋有好日月,年年有金秋啊!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为贊美秋天,而写下无数的诗歌词赋。

又有多少才子佳人,把秋天比作是人与爱情的成熟阶段。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年轻时就曾对秋天的景象,添写过一首美妙绝伦的赞美诗词《沁园春》长沙。

是他离开学校,走上了革命道路后,经过长沙时写的。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帐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主席年轻时就是现在所说的学霸。

饱读诗书,成绩优异。

那天晚秋的寒风里,他独自一人站在湘江边上,望着北去的滔滔湘江之水,向橘子洲头流去,激起了他心中波澜壮阔的暇想。

他从写景切入,把秋天本来静止的美,用动态的文字去表现;

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动态的秋天世界。

让读者感觉万山红遍是层林尽染而生色的。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

多么动态的美啊!

世上万物都在自己理想的世界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山上长的,都在这秋天里逍遥自在,好不快活。

唯独我们人类,大多数人还在受压迫,受剥削,没有平等自由的生活权力,还在困苦中争扎。

帐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问这片辽阔的国地,国家的兴衰应该由谁来主宰呢?

谁来主宰这个国家,人民才有盼头?国家才有希望呢?

他又想到了在长沙读书时的情景。

那时他与同学们,都携着女朋友的手,成双成对的在这湘江边游玩。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那时的他们虽然年青气盛,但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

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办湘江青年报,揭露当时社会的不公,痛贬政局。

矛头直指湖南军阀张敬尧。

把那些欺压百姓的军阀地主官僚阶级视为粪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里是主席在号召年轻人,应该到革命阵营的前方去学习,去锻炼。

如果全国的青年人都能团结起来听共产党的指挥,到前线去参加革命,那就会汇成浩浩荡荡的革命洪流。

如果把反动统治阶级比做一条船的话,即使再坚固甚至能飞的船,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也会将其遏制掀翻。

毛主席用他那犀利的笔端,与日月同辉,共山河添彩的华丽措辞,赞美秋天的美丽风光。

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借景生情,写出了他们那一代的年青学生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

用正义的心声痛斥了军阀统治阶级如粪土的肮脏。

这就是伟人的杰作。

秋天是美好的,是成熟的象征。

我们新中国的成立之所以选择十月一号,也可能与秋天有关。

昭示着党的领导能力和治国理念已经成熟。

所以,我们的国家用七十多年的时间,就赶上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祝祖国的秋天更加美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

郑重声明,本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与书香谰梦第(58期)以秋命题的推文专题活动。请大家观赏助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