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正义精讲202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02

卷五·寒热病第二十一

2/6


原文:

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足”字误,当为“手”——译者注)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喑气鲠,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癎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原文译文对照:

~~~~~~~~~~

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颈间结喉两侧的动脉处,有人迎穴,左右各一。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在颈侧大筋之前。该颈侧大筋名叫“婴筋”。足阳明胃经气血非常充盛。

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

婴筋的后方,气血充盛的经脉,是手阳明大肠经,该经在颈部的重要穴位是“扶突穴”。

次脉,足(“足”字误,当为“手”——译者注)少阳脉也,名曰天牖。

大肠经的后方,气血充盛的经脉,有手少阳三焦经,该经在颈部的重要穴位是“天牖穴”。

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

三焦经后方,气血充盛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该经在颈部的重要穴位是“天柱穴”。

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腋下气血充盛的动脉,为经行手臂的手太阴肺经,该经在腋下区域的重要穴位是“天府穴”。

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若足阳明经邪气上逆,引起头痛、胸中满闷、呼吸不利,当取刺本经之人迎穴。

暴瘖气鲠,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手阳明经别络乘肩髃上曲颊,循齿入耳中,会于耳中宗脉,经宗脉络系舌本。故若突然喑哑、气梗于咽喉(舌强),可取刺本经之扶突穴,并取刺舌根放血。

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手少阳经自膻中上系耳后,又有分支自耳后进入耳中,再走出耳前至外眼角,故若突然耳聋、经气蒙蔽不通、耳失聪目失明,可取刺本经之天牖穴。

暴挛癎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足太阳膀胱经起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下挟脊抵腰,循膂过髀枢,合腘贯腨出外踝后,至足小趾外侧。故此脉病,则突然足筋拘挛、小儿癫癎发作、头晕目眩、两足痿软站立不稳,可取刺本经之天柱穴。

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

突然暴热,内脏气机逆乱,乃肝肺两经邪火相争,以致血往上溢,口鼻出血,可取刺手太阴肺经之天府穴。

此为天牖五部。

以上是天牖等五部穴位的所在,及其所主治的病证。

~~~~~~~~~~

老黄历择吉,2024.7.14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01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203


推荐:猴子森林1~121(灵枢经正义精讲1~52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5卷一·本输第二15/17 原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
    老黄历择吉阅读 1,513评论 0 0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26卷一·本输第二16/17 原文: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
    老黄历择吉阅读 2,958评论 0 1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37卷三·经脉第十16/23 原文: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 黄帝曰:经脉者...
    老黄历择吉阅读 2,958评论 0 9
  • 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33卷三·经脉第十12/23 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
    老黄历择吉阅读 2,515评论 0 6
  • 【本章要点】 一、介绍了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以及骨痹、厥痹等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二、讨论了天牖五部的五个腧穴的...
    钱江潮369阅读 3,991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