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33
卷三·经脉第十
12/23
原文: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此句当为“头角顑痛”——译者注),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原文译文对照:
~~~~~~~~~~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
足少阳胆经之脉,起始于外眼角的瞳子髎穴,经听会穴、上关穴(客主人穴),上行至额角颔厌穴,
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
自此下行,经悬颅穴、悬厘穴,至曲鬓穴,沿耳后包绕,经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至耳后头项(后颈)结合部的完骨穴,外折上行,沿颅骨两侧的上颞线,上至前额发际线出的本神穴,再下至额上阳白穴,复向后折回,沿上颞线上方顶骨处,经头临泣穴、当阳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向后下行入枕部(后脑)脑空穴,下至枕项结合部之风池穴,下项,过手少阳之天牖穴,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
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下至肩上,经肩井穴,在自肩井穴入大椎穴这一段线路上,足少阳胆经循行在手少阳三焦经自肩上通往大椎穴的分支之后,再自督脉大椎穴向两旁,汇通手太阳小肠经于秉风穴,自此处往前进入缺盆穴;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
本经在头侧部有一条分支:自头骨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耳后部天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支脉汇通,自手少阳三焦经经行翳风穴,进入耳中,
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经手太阳小肠经之听宫穴出于耳前,汇入足少阳胆经本经,下至听会穴,前走进入外眼角后旁之瞳子髎穴。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
本经又有一条支线,自瞳子髎穴发出,下入足阳明胃经之大迎穴,此支线乃经手少阳三焦经之丝竹空穴、耳和髎穴,在下关穴汇通足阳明胃经,抵至䪼部(眼眶下方至口腔裂之间),继续下行大迎穴旁的颊车穴,
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
再下到颈部,循行在本经项部支线之前,与此前进入缺盆的那一路胆经分支脉气相合,
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
下到胸中,在手厥阴心包经之天池穴处贯通横膈膜,在足太阴脾经的期门穴处络通肝经,在本经日月穴处归属于胆经,
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沿胁内下行,自气街(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脉气所行之道)而出,绕至阴毛毛际,与足太阴脾经脉气汇通,横向进入髀厌(髋关节)处的环跳穴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
本经在体腔内有一条直行经脉,从缺盆穴下到腋下渊腋穴,
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
沿胸部,经辄筋穴、日月穴循经季胁(后胁之下方),循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下行,由居髎穴汇入足太阳膀胱经,经足太阳之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下行,与前面那支进入环跳穴的本经支脉相汇通,
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
继续沿髀骨外侧缘下行至大腿外踝侧之最外缘,经风市穴、中渎穴,自膝部外踝侧之最外缘的膝阳关穴而出,
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
下入外辅骨(胫骨外侧之腓骨)之前,经阳陵泉穴、阳交穴、光明穴、阳辅穴,直抵绝骨(腓骨的端点处,即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间隔处,其下方之腓骨无法继续触摸,仿佛腓骨在此处绝断)之端的悬钟穴,
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下行至外踝之前的丘墟穴,循足背上的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进入足小趾与足第四趾之间、第四趾外踝侧指甲根角外旁侧上方0.1寸处的足窍阴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
本经在足背上有一条之脉:自足临泣穴发出气血,循足背上第1、2跖骨之间,
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出于足大趾及足二趾之间的骨缝,进入足大趾尖端外踝侧趾甲根角外旁0.1寸处的大敦穴,又退行而贯穿趾甲,自三毛(趾甲后方的毫毛处)而出,在此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是动则病口苦,
若本经有邪气侵袭,会有如下症状:因胆有邪热,故胆汁苦液泄渗,循本经脉气进入面颊之口腔部,故口苦,名曰胆瘅;
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胆郁则不舒,故时常叹气;胆经在胸中及季胁部位有直行分支循行,故心胁部作痛,不能转侧翻身。
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
如果病情更严重一些,会因足少阳胆经有分支散于面部,且本经起于面部,当胆木为病,必有燥金胜之,且因木病而不能正克脾胃之土,胆经亦从两侧络住几乎整个身体,故而胆病则头颅前部发热、面部枯槁、微有尘土色,且身体皮肤亦枯槁显土色、不润泽;
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因本经在足部下出外踝之前,故本经有邪热能体现为足外侧反而比足内侧更热,胆属木,木病则不能生火,故足部除本经所过之处因邪实而发热,其余地方都冷,这是阳厥病,即足少阳经发生厥热。
是主骨所生病者,
本经遇到外邪侵袭,因胆味苦、苦走骨,又胆气刚、骨质易刚,胆病则刚气衰减、累及骨骼,骨又属水,胆又属木,水生木,木病则其母水来相救,故胆病主要体现为骨骼方面的疾病。
头痛颔痛(此句当为“头角顑痛”——译者注),
在胆经所过之处都会有病变表现:左右头侧发际之额角处,及两腮牙车骨处,会发作疼痛;
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
外眼角痛;锁骨窝中肿痛;腋下肿;
马刀侠瘿,
挟颈两侧生出瘤子,也叫瘰疬病、老鼠疮: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现代称之为颈部淋巴结核。
汗出振寒,疟,
既出汗又发冷打颤,表现为一时冷一时热的疟疾;这是因为少阳属半表半里,阳胜则汗出,风胜则发冷打颤。
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胸、胁、肋、髀(髋骨)、膝外侧到胫骨外侧缘、胫骨与腓骨的端头之间、外踝前以及诸关节皆痛,也即凡本经所过之处皆痛,足第4趾活动不利。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以上足少阳胆经的种种疾病,属于邪气过盛引起的,就用泄刺法施针;属于正气虚衰引起的,就用补刺法施针。
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属热的病症,就采取用力速刺、快进快出的针法,以利于泄放病邪;属寒的病症,则因有寒痺在分肉间,故须虚留针经久,以待热气汇集,从而补实正气。
陷下则灸之;
若经络中血气减少,以致脉虚下陷,则用灸法更合适,以火气壮旺经脉,宣通经络、补实正气。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若既非邪气充盛、也非正气虚弱,而是仅仅因为经气运行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就在本经的腧穴取刺调治。
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
所谓邪气过盛,即人迎处脉搏的跳动,比寸口处脉搏跳动大一倍;
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所谓正气虚少,则指人迎处脉搏的跳动,反而小于寸口处的脉搏。
~~~~~~~~~~
老黄历择吉,2024.5.16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32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