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76
营气第十六
1/1
原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根据下文,“乃”字当改为“气”——译者注)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
上行(此处当补入“至面”二字——译者注),注足阳明。
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
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
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
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
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
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
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
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
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根据下文,“乃”字当改为“气”——译者注)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黄帝说,令气血健康运行的方法,以摄纳饮食为最重要。饮食进入胃脘,经过脾脏的消化,变成富含营养的精微物质——“气”,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经,进入人体经络系统,使得这些富含营养的“气”,传入并充溢于位于人体内中的脏腑、分布疏散到人体表周的各个组织。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这股“气”中最精华纯净的部分,则运行于各种经脉之中,循行不息,周而复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
因此,人体气血于寅时自中府穴、云门穴而出于肺脏,经行手太阴肺经,在食指商阳穴注入手阳明大肠经。
上行(此处当补入“至面”二字——译者注),注足阳明。
沿手阳明大肠经上行到面部,在眼睛下方的承泣穴,注入足阳明胃经。
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
沿足阳明胃经下行至脚背,在足大趾隐白穴注入足太阴脾经。
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
沿腿上行,抵达髀部,在此处进入腹腔,连属脾脏,又从脾脏上注到心肌肉质之中。
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
沿着手少阴心经,从腋下极泉穴出于胸腔,沿着手臂下行到手小指内侧的少冲穴,又从手小指外侧的少泽穴而出来,进入手太阳小肠经。
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
上行经过腋部,从从眼眶下方䪼部之内的颧髎穴,注入内眼角,又上行至头顶中央,下走项部(后颈),自内眼角的睛明穴到督脉上的大椎穴,这一路上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
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
沿着脊椎两侧下行至臀部,又沿腿后侧下行,注入足小趾端头,下到足小趾底面进入足心,在涌泉穴注入足少阴肾经。
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
沿腿内侧上行注入肾脏,又从肾脏注入心包膜,散行于心肺之间的心系,及躯干部位的三焦系统(胸膜、横膈膜和腹膜)。
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
沿着心包膜的经络手厥阴经,从腋下之前部出于体腔,沿着手臂下行,从掌面手腕后部的两筋之间出于手臂,进入手掌中劳宫穴,主支从中指端头的中冲穴而出,分支进入无名指端头,在关冲穴注入手少阳三焦经。
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
沿着手臂之手背侧中线进入躯干,注入膻中穴(两乳之间、隔膜之上),在此散行于三焦膜系,又从三焦膜系注入胆腑,从胁肋之间出于躯干,注入足少阳胆经。
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
足少阳胆经的下行分支沿腿侧下至足背,又从足背注入足4趾端头的足窍阴穴;足背部有分支发出,进入足大趾之外踝侧端头,在大敦穴进入足厥阴肝经。
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
上行至肝脏,从肝脏上行注着喉咙,向上进入頏颡(上颚内二孔,自喉通鼻)的孔窍,又向上,深入到畜门(頏颡之上、自鼻入脑的门户)。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足厥阴肝经的别行分支,由额沿头顶,下项后中线,沿脊柱进入尾骶,也就是督脉。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再由此向前,成为任脉:环绕阴器,从阴毛中部上行,进入肚脐内,向上沿着腹部里面进入缺盆(天突穴),又向下注入肺脏,又走出躯干,沿着手太阴肺经下行。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这就是营气(营养精微物质)的运行路线,无论是逆向运行(自下而上)的经脉,还是顺向运行(自上而下)的经脉,都按照这个固定顺序流注气血。
~~~~~~~~~~
老黄历择吉,2024.6.26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75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