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过端午节,我都包粽子了,包粽子其实挺好玩的。
今天是端午节,早晨,我蒸了一大碗蒸肉,送给我二哥的岳父。我二哥不在家,去外地帮忙带孙子了。二哥的岳父快90岁了,住在附近的村子里,以前二哥在家的时候也曾做了蒸肉送给岳父吃。所以,今天我也蒸了一碗肉送过去,顺便带了两袋虾散。虾散是面食拉成细条油炸的。
我骑着电动车出了城区,就看见路边的一块块田地,有的种着玉米,还有的收了菜籽,还没有种。在路边还看到菖蒲和芦苇,就想着回来的时候去摘一点。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我就到了二哥的岳父家。我把蒸肉和虾散送给二哥的岳父,聊了一会儿。老人家的孙女给我送来红红的李子,还有绿油油的黄瓜。老人家留我吃午饭,我推辞了就往家走。
回家的路上,我割了一把艾蒿,还割了几根菖蒲。昨天妈妈说,端午节门上要挂艾蒿和菖蒲。看到有芦苇,我又摘了些芦苇叶子,可以回家包粽子了。
我到了妈妈家,妈妈很高兴,把艾蒿和菖蒲挂在门边。
吃过午饭,我们准备包粽子了。妈妈拿来一些糯米,用水淘洗干净,用温水泡一泡。芦苇叶子要去掉根部和尖部,先把叶子洗干净,再放在水里煮一下,捞起来放在凉水里泡着。再准备一些葡萄干、红枣,就可以包粽子了。
我们这里的粽子里面主要是糯米,再放一些葡萄干、红枣等等,吃的时候沾上白糖,是吃甜粽子。
我们这里的粽子是用芦苇叶子包的。芦苇叶子不大,包出来的粽子都比较小,比超市里卖的粽子要小许多。形状也不同,我们用芦苇叶包的是四个角的,每个角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我以前也不会包粽子,因为我妈妈爱吃糯米,粽子就是包的糯米,所以我就想学包粽子。有一年快到端午节了,我就到菜场看人家包粽子。一个妇女熟练地包着粽子,我边看边和她聊,最后买了一提粽子,一提有十个粽子。
后来我就买了一些粽叶,泡了糯米,自己学着包粽子。刚开始也包不好,糯米总是从粽子里漏出来,我反复琢磨,终于学会了包粽子。后来过端午节,我都会包粽子给妈妈吃。
有一年端午节前夕,有老师提议,我们带学生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吧,许多老师都同意了。后来学校就买了粽叶、糯米、葡萄干,还有棉线,老师就组织学生包粽子。学校里只有几个老师会包粽子,其中就有我一个。
我们会包粽子的老师教学生包粽子的时候,不会包的老师也在旁边学着。有的老师学会了,有的学生也学会了,也有没有学会的。但是许多学生都愿意拿着粽叶,想办法把糯米包起来,学生对包粽子还是很有兴趣的。
学生包的粽子,总是有米漏出来,他们就用线多缠几圈,我们只缠一圈就系上了。学生包的粽子,各式各样,有长的有方的,学生和老师看着都好笑。
包好后,学校厨房把这些粽子煮熟了,发给学生和老师吃。有的学生说这个粽子是我包的,有的说这个是某某包的。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有趣的。
端午节,你包粽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