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孩子成长的动力是归属感(一席之地),12岁之前的孩子具体分为四个行为目的:吸引注意、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等。孩子会用各种各样的行为来达到行为目的,有的是建设性的(如成就、合作、乖巧等),有的是破坏性的(如磨蹭、逆反、骚扰、执拗等)。
通常孩子会先用建设性的好的行为来获得关注(表扬),如果失败,就会用破坏性的不好的行为来试探(批评)。
如果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也没有时间表扬孩子,孩子的好行为没有得到关注;他就会用骚扰的行为试探(调皮捣蛋、打架、破坏规则、抢同学学具、拿书屋图书、顶撞老师、不去上课、说假话等),且百试不爽,父母和老师都会中招,每次都会生气、发脾气。这些行为招致批评、责罚,行为目的得到了满足,因此不会改善,反而愈演愈烈,恶性循环,直至学校忍无可忍。
从儿童的自我发展来看,0~4岁是“生理我”形成的关键期;4~12岁是“社会我”形成的关键期;12岁以后进人“心理我”的自我探索期。
“社会我”的形成依赖于父母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如果孩子听到的多是鼓励、肯定,他就会给自己贴一个“我是好孩子”的标签,所有的行为都会符合好孩子的标准合作、有礼貌、守规则、努力学习等;反之,他就会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所有的行为都会配合这个标签。
如果是属于后一种行为的孩子,他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误认为只有用破坏性行为才能获得关注批评,否则,就会被忽视;长此以往的批评指责导致孩子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配合这个标签。
对孩子行为的改善要用系统论的观点,不能单纯改善哪一个行为。要帮助孩子更换标签,去掉“坏孩子”标签,换上“好孩子”标签,重新给自己定位。
如果孩子习惯于用骚扰、不合作的行为获得关注(批评),如果能打破这个联系,就成功了一半;同时建立建设性行为获得关注(肯定)的联系,就能帮助孩子更换新标签了。
具体来说,就是对于孩子那些不好的行为,比如调皮捣蛋、上课说话、不读书等,只要没有危险,不影响大局,可以暂时忽视,不予理睬,让这些行为得不到关注;如果有危险,或者影响重大,不要当众批评、指责他(满足他的行为目的),可以让他进行有限度选择,比如说:“××,你有两个选择,现在把文具还给同学,或者把你的文具借给同学用。”态度坚定,语气平静。相对于以前长篇大论的批评而言,这对孩子是一种忽视,有助于打破不好行为获得关注的联系。
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出现那些调皮捣蛋的行为,就要及时肯定他。比如说:“××,你这节课读书的样子很棒!”“××,你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很高兴。”“××,你想看同学的文具,提前和他商量,很有礼貌。”
孩子通过好的行为获得关注,满足了归属感,获得了一席之地,他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好行为,也会越来越多地获得肯定,不好的行为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孩子将会给自己贴上“我是好孩子”的标签,他会用更多的好行为支持这个新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