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青春剽悍,敢爱敢恨;现在,我们嗟叹年华,只敢思念。
我已数不清我身边有多少人曾大胆地对那些个少年说过:“嘿!你是不是我的“三河少年了?”
“三河少年”一词出自《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
当时我们高中学习到这部分知识时,大家都很高亢。我们忽略了曹操的霸气沉着,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甚至于忽略了曹植晚期的苦闷和压抑,我们仿佛只记得曹植年少时的意气昂扬,踌躇满志。
当时书中的曹植就是我们女生心中的“初恋男神”和“完美男神”!我们疯狂地去追有关曹植的电视剧,然后又愤怒地狂骂曹丕的不仁不义,六亲不认……我们把曹植的形象带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身上,对比,欢喜,上进,颓废,骄傲,狂热……那是我们青春最沸腾的时光!
现在想来,高中的那段日子真是美好而单纯,分外让人留念呀。
可惜现在的我们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真挚,我们现在找男朋友时会下意识地去思考对方的家境是否殷实,对方的脾气是否合适,对方的父母是否慈祥……我们背负了父母希望我们幸福的期望,寄托了自己对未来几十年的伴侣的期待,我们怕遇人不淑,也怕遗憾流年。
我朋友曾跟我说,“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爱情是结婚前,婚姻是结婚后。”我听了过后对她冷静的爱情观有了一丝毛骨悚然的恐惧感。
为什么我们有些人会变得像现在这个样子呢?
是因为我们的“三河少年”变了?还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曾经追着“三河少年”跑的人了?还是因为青春就是一场荒诞不经的觉醒,我们从单纯到冷漠到无动于衷然后就是接近于死亡?
我在想如果我们对爱情尚且如此,那么以后对亲情和对友情又会怎样呢?
我们到时候会不会觉得父母生我养我一场,我报之钱财便也罢了,自己都没过好,自己都没幸福,我们怎么让他们幸福?我们怎么还有时间去管他们!?
不,说实话,这有些恐怖。
也许是我危言耸听,听了别人的爱情观让我吓到了以外,此外还有我自己失去“三河少年”的悲哀,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有很多人可以像初恋时一样相信爱情,相信你的“三河少年”,因为我们不能失去当时的初心,虽然这确实有些难。
我有个朋友失恋后便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她厌恶世界,厌恶男性,讨厌交际,对初恋时的“三河少年”更是嗤之以鼻,她认为我太天真了。
她说我经过社会的打磨后,经过爱情的幻灭后我也会变得如此,如此的冷漠和自我折磨。
我看见曾经美丽单纯的女孩儿变得如今这副满目沧桑和阴郁的样子,这真的令我们很多人感到痛心和遗憾!
不过我们还是要认为世界美好多一点,我们还是要相信美好多一点。毕竟人生那么长,如果我们丧失了对“三河少年”的执着,丧失了对亲情的守护,丧失了对友情的坚定,那么我们的生活也许也就意义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