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所要观察的事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特别是米饭,学生是太熟悉了,但对米饭的味道却从来没有慢慢品尝过,因为平时我们吃饭时嚼的时候短,而且还有菜的味道,所以“米饭咀嚼时间长了,会变甜。”这个事实学生并不能接受。因此我打了几碗米饭,提示每位学生把米饭含在嘴里咀嚼时间长一点,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我由这个日常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
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变蓝紫色,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在检验苹果时,我们发现有的苹果变色了,有的苹果没有变色,我让他们自己作一下假设,孩子们就说到苹果品种不一样,苹果的味道也是不同的。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