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过年的热闹,单单从年前年后游子们来去的艰难就可见一斑。从前悠长宁静的道路上,如今塞满了春运潮中忙于回家的车流。虽然我生性惫懒,怎奈何年关将至,被老妈挑去做年货的搬运工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在大街上堵了半个多小时的车,这滋味真真让人内心抓狂。
在车上苦不堪言的我想着如果回到过去,世界上没有出现各种各样的汽车该有多好,至少大街上不会再遇见令人崩溃的堵车,也不会让行人闻到难闻的汽车尾气;街道依旧足够宽敞,不必为了加宽马路去强行拆除民居,也不必刻意占那么多地方修停车场,最实际的是不必花那么多钱去买一个停车位;一个人也可以慢慢地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东看看西瞧瞧,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把这想法告诉老妈。老妈听到我的“可爱”的想法,她笑我这个想法太痴:“现在有汽车多方便,难道你要以乌龟的速度从千里之外的地方回到家吗?”车依旧停在路上,我望着车窗外,在人行道上,稀稀落落的人儿走啊走,春节期间的广州是空落落的。
记得小时候的我读着古诗词,看着书里彩色的配图,想象着古时书生进京赶考的情景:呆呆的书生背着一摞摞书,带着一个牵着毛驴的书童,在风吹雨打的岁月里翻山越岭,慢慢地走到遥远的目的地。从前的日子里多的是家中的妻子痴心等待着远去经商或者服役的丈夫;多的是一封封字里行间承载着思念的家书,需要寄出好久好久,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到丈夫手中;多的是丈夫爬过一座座回家路上的山,看过空中缺了又圆,圆了又缺的月儿,却依然独身一人背着沉重的包袱艰难地回到家中......
从前的日子只能从古文古诗词中得以寻找和体会。在某种情感的寄托上来说,我很羡慕古人能够坐在一叶孤舟上,脚踏缓缓流淌的江河,眼看到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写下的是一首又一首意境优美的诗词或一篇又一篇光华朗练的文章;又或者一个人隐归田园,种喜欢的花,喝喜欢的酒,做喜欢的自己。不用为了不确定的未来忧虑重重,不用在意旁人不理解的目光。坐在树下独饮的不是孤寂,是一个人的悠然自得。或许,日子就该这样慢慢悠悠地过,自我内心的丰盈比外界的喧哗更重要。
如今,川流不息的车辆将我们快捷方便地带到远方,带给我们的是对于远方的希望和追求,同时带来的也是浮躁的人心。人们不再真正发自内心地信手漫步在街道之中,而是驱车奔波在一个个所谓“很远”的地方,或者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人们不再仰头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不会坐在小院或者阳台上喝茶赏月拉家常;而是低头玩着手机,数着手中的钞票,看着眼前起起落落的股市,说着楼市和票子......我们仿佛拥有了比以前舒适百倍的生活,却丢失了当初本应该需要的惬意舒畅、从容不迫的心态。
现在的过年,不仅仅是所谓团圆的日子,而是家长亲戚口中除温情的关心问候之外隔壁家的事儿:谁谁谁结婚了,有孩子了,谁谁谁有房子车子票子了;对自己更是不堪重负的关心:是否有男女朋友啦,每个月挣的票子多少呀,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要孩子啦......可是作为晚辈,自己仿佛说不出能够引以为傲的事儿。如今在这个什么都得拼的时代里,我们唯独忘记的是一颗从前慢的心,丢失的是一颗最初的本心。
在不堪重负的生活面前,或许我们丢失了拥有过赤子之心的自己,生活的压力让自己成为浮躁的人,我们忘记了曾经梦想中想象过的持剑行走咫尺天涯,与大自然为友,以诗为友,各抒怀抱,这些惬意已经永远消失在我们的想象里了。很多人把自己丢失在高处不胜寒的孤独里,掉进拼命努力做事业上的第一名和追求富足的生活的深渊里,却在这些与自己的内心相持甚远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
“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从前的日子惬意悠闲慢悠悠,从前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