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惩罚的学问(1)
小意(化名)是个天性聪明好动的男孩,他有着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父亲是政府机关单位的领导,母亲在银行工作,爷爷奶奶也都是事业单位退休,对这个宝贝孙子宠爱有加。他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小意上学后经常和老师沟通交流,对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也很关注。孩子的父亲第一次来访就是因为,老师反映小意在校一直非常自由散漫,课堂表现好像是听不见老师说话。无论哪个老师上课,他都在那里自己玩,一会儿用小刀切橡皮,一会儿用尺子搭大桥,或者拿铅笔在桌子上画小人……更使他们无法接受的是,现在还老爱说谎,老师检查的时候作业明明没做,就是不承认,非说写了。实在没办法,老师让带回家看看。考虑到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他们甚至怀疑孩子是否有自闭倾向。
为了具体了解孩子情况,我问道:“能详细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吗?”
“那天放学后,老师说他上课一直在那里自己玩,既不听课也不写作业,有时候还回头去拿别人的东西。我非常生气,就说他这么不听话干脆别念了,回家吧!然后就把他带回家了。”
“回家后,他的表现是什么?”
“那天可老实了,到家就赶紧到自己屋里写作业,也不嚷着吃东西上厕所了…..”
“那您有没有和孩子交流交流当天的感受呢?比如告诉他你觉得生气或者难过,然后问问他的感觉?”
“没有,我问他为什么不听课,他说听课了,问别的就不说话了。”
“那您觉得他回到家表现那么老实,是因为后悔呢?还是因为害怕你们打他?”
“害怕挨打!自从上了三年级,他妈妈说什么他都不听,我负责带他了,我都是给他规定好了,什么时候做什么,要求达到什么标准,当时说好了的,做不到就打。有一次我检查他的作业,发现是抄的答案,就狠狠地打了他,从那以后只要我在家他就明显地听话多了”
“平时回到家,他也跟您说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吗?比如和同学怎么玩的?比如课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时候也说,那天还说谁谁谁把他的钢笔摔坏了……”
“您怎么回应的呢?”
“我就问问他是不是故意的,告诉孩子如果不是故意弄坏的就算了。他就马上告诉我,他问过了,对方不是故意的,他们已经和好了……”
“孩子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他和邻居小乐乐是好朋友。”
“您怎么知道他们是好朋友的呢?”
“上次放学,我本来想让他下楼玩会,他说一个人玩没意思,说去找小乐乐,还拿了新买的玩具去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孩子没有自闭倾向。能说说他平时在家里,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吗?当你们要求他做什么事的时候,他是不是能马上回应?”
“平时我们上班比较忙,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他们非常溺爱他,都是他要什么给买什么,想怎样就怎样。到现在吃饭还经常喂呢,从来也不让他做什么事情,即使早上来上学,他爷爷连书包都不让他背……”
“从您的叙述来看,孩子从小比较溺爱,都是大家无条件满足他的要求,而他只要玩得高兴就好,没有要求过他去主动做什么,现在您刚接手管孩子,就一下子提这么多要求,您觉得他能做到吗?另外,您觉得他的撒谎和您的严厉有关吗?”
小意父亲陷入了沉思,沉默了一会儿,他为难地说:“他一下子做到是比较困难,可是我要是降低要求,就怕他就更散漫。以前对他的管理太松了,现在我想紧起来,看来又打得过了。不惩罚不行。管的松了不管用,管得紧了他又爱撒谎了,这可怎么办呢?”
“可以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啊,看看孩子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他是需要引导呢,还是需要监督?毕竟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您的惩罚或者表扬不符合孩子的需要,那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啊……”经过一番深入交流,小意爸爸表示为了孩子愿意尝试着改变态度,试着和孩子做朋友,然后约定了再次来访的时间后,道谢离开了。
咨询小结:管得松了不管用,管得紧了又造成其他问题。这个度怎么把握?这是许多父母共同的困惑。这当然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惩罚的即时效应使父母很满意,这也是许多父母倾向于再次使用惩罚的原因,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清楚,惩罚不能消除人的行为储备,只是在惩罚和相关刺激存在的场合使行为出现的概率下降。惩罚的第一个效应是激起行为人的情绪反应(如恐惧、愤怒等),而这种情绪反应跟受惩罚的行为(吃饭、写作业等)可以是不相容的。这也可以说明有的孩子一写作业就头疼的原因。惩罚的第二个效应是,事情过去以后,受过惩罚的行为本身可以引起不相容的情绪。比如有的孩子因答错了问题被批评或者嘲笑,造成一被提问就害怕,这就可以通过这个效应来理解。
惩罚造成的心理冲突最常见的有两方面:1、愤怒或攻击倾向与恐惧或回避倾向之间的冲突。孩子受罚是怒惧冲突的根源。如果孩子的愤怒是合理的,例如: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正当权益受到侵犯等,家长老师应给孩子以肯定的评价并帮助孩子克服阻碍达到目标,或给予补偿。如果孩子的愤怒是不合理的,最简单的办法是装没看见不予理睬,使愤怒无效而消退。最坏的是滥施惩罚,比如对发生争执或打架的孩子如果不分对错地一概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就可能造成孩子逐渐丧失发怒的能力,也可能成为怯懦、自卑、郁闷或依赖性强的人。2需要与恐惧之间的冲突。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如跑、跳、打闹、攀爬、登高等。这些对促进智力体力的发展是不可少的。孩子的这些需要表现为行为如果经常受到惩罚,惩罚激起的恐惧就可能和需要构成冲突。为了避免惩罚,孩子只好压抑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甚至落落寡欢。很多成年的神经症患者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做什么都担心、顾虑,往往与童年所受惩罚有关。
成功源自“自我”的坚守(2)
小意爸爸的第二次来访是在大半年以后,孩子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第一次来访后,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和班主任进行了细致沟通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接下来做出了许多改变:每天下班回家吃饭,推掉了所有的应酬;孩子完成作业后一起出门运动;实施“轻松周末”计划,每周带孩子出游,给孩子一个放松的心情;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加强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等等。孩子也制定并执行了自己的计划,比如坚持按时完成作业,每天读书半小时;承包一项家务等等。一个学期下来,期末考试考了第一名。这可把一家人乐坏了。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曾经被大家公认为发育滞后的孩子,居然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小意父亲先是打电话向老师求证成绩是否属实,以为孩子又在撒谎,继而仔细询问了各科成绩,怀疑学校弄错了,甚至试卷发下来几天了,他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的时候,他一下子放宽了心:孩子是聪明的,是有实力的,是没问题的!然后一家人就开始了“新”的生活:首先小意父亲的应酬比以前更多了,酒桌上也多了一个话题,孩子的成绩值得骄傲,每每博得众人称赞。因为总是回来太晚,接下来和孩子运动也没时间了,天天回来就躺在床上玩手机。家庭会议也取消了……总之,孩子成功了,他可以不考虑教育问题想怎样就怎样,过自己的舒心日子了。甚至因为前一天喝多了睡过了头,学校的家长会都忘了参加。只剩下小意妈妈每天担心孩子的读书和作业。更让她担心的问题还在后面,每当她说小意作业不认真,哪里错了的时候,孩子总是振振有词:“我学得挺好的,老师就这么讲的!”尤其是小意还迷上了玩手机,应付完作业,除了玩手机别的几乎什么也不做了。当她让他别玩了,告诉他玩手机对眼睛不好的时候,孩子的回答是:“你怎么不管我爸爸?!”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期中考试,孩子的成绩一路下滑,四年级下学期已经成了后几名。眼看孩子该升五年级了,考虑到还有升学压力,他才又引起重视,再次走进了咨询室。
“您用心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是为了一次好成绩吗?”
“孩子上学了,我以为上学的目标就是取得好成绩,原先因为他身体素质差,学习也不用心,我觉得他没有实力得第一。后来他考了第一名,我觉得他还是有实力的,是比较放心。再就是我以为都坚持了一个学期了,他的好习惯已经养成了。没想到现在不但成绩下来了,还有了网瘾,这可怎么办啊?”
“他自由散漫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不是几个月的努力就能彻底改变。至于上网,需要时间和条件。您不妨想想家里在哪些方面为他的网瘾提供了有利条件呢?”
“嗯,爷爷奶奶溺爱他,我们放松了监督……”
“您的反思很深刻,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探讨,您过去在家不玩手机,经常看书,并且坚持和孩子去运动,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被迫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提醒您:您的表现是暂时的,孩子的表现也会是暂时的。家长的水平如果没提高,孩子的水平也不大可能有实质性的发展。您如果为了教育应付他,他就会为了适应环境应付您。”
“家长的水平没提高,孩子的水平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他重复着我的话陷入了沉思……
咨询小结:很多行为既有外目的,也有内目的。比如商人经商为了挣钱,这是外目的,孩子玩耍感到快乐,这是内目的。外目的太强烈时,内目的可能消失。内目的太强烈时,外目的也可能消失。如果父母和孩子相处,只是为了所谓的“教育”,当这种外目的太强烈的时候,家人之间不但体会不到亲人相处的快乐,还会成为沉重负担。有人说:“教人以其性之所无,殆不能也,助人发挥其所固有,则能事毕矣。”如果无论做什么总是死盯着外目的,似乎从来没有内目的。那么当父母逼迫孩子学习的时候,当对事情的处理违背孩子天性的时候,孩子学习的快乐就会消失殆尽,那么行为过程中体验到的便很可能主要就是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