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进入本书的第四部分:你若爱,生活哪里都是爱。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因此,有没有钱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心态。有心和无心,差别极大。
所读的两篇文章,名曰《家》与《杨柳》。
《家》,令我情有独钟。作者讲述了他在四处居所的感受和状态,虽都是极小的事情和细微的感受,但竟让我颇有共鸣。这四处居所分别是,南京老朋友的家、南京所住的旅馆、杭州的别寓以及石门湾的缘缘堂本宅。
在朋友家,作者提到“真诚的殷勤”与“优待的虐待”的区别,我非常认同。热情而适当的招待,会让客人舒服而不拘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然而,再适意也不是自己的家,毕竟还需要必要的社交礼仪,也要顾念主人的生活习惯。
在旅馆,会更加自在一些,只是旅店不是久居之所,物件也多少有些隔膜。
杭州的别寓,虽要支付租金,可毕竟是自己的家,又比旅店自然太多,还有子女的陪伴。可这毕竟不是本宅。
缘缘堂,是故乡的家,更为永久,更加心安。
这四处居所的不同之处,再明显不过了。而文末作者却说:
既然无“家”可归,就不妨到处是“家”。上述的屡次的不安心,都是我的妄念所生。
看到这话,有种被击中的感觉。让我想到当时上大学时我居于宿舍,以及在德国时住在自己租下的大房子里,都常常不安心,会想家。可能我当时从未把这两处居所,当作“家”。在我心里,它们只是一个个暂时休息的地方,虽然也会日久生情,可并也没有真正花费心思去修饰它们。想来是因为,心没有安住吧。
看完《杨柳》这篇文章,我还特意去查了查,原来杨柳便是垂柳,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种树。因为它常被种植与湖边,与水在一起增加了灵动之感,又因柳条的形状也很好看,所以为我所爱。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正如上面丰子恺配着画作的这四句诗,其意境动人心魄。杨柳鸣蝉、荷花落日,都成了好友在岸边白头相见的见证。
当然,如果杨柳能不飞絮,就完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