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叙述方便,我就直接用剧中人物的名字了。
这个故事一共讲了三个家庭,而主线就是刘耀军和王丽云这对夫妻了
这个故事的一开始应该是在80年代初那个时候,在一个大工厂里有6个人十分要好,而其中的两个家庭又非常巧的在同年同月同日,各自生了个儿子,命运好像都在说:你们就该是一辈子的朋友。
刘耀军和王丽云有了二胎,几个月了,可那时是查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他们最好的朋友李海燕,刚巧是计划生育主任,无奈打胎,打胎的过程很无奈,很没有人权。王丽云因为手术过程的失误,永远的失去了生育能力。(就这一段我就明白为啥这个小众的电影能在柏林电影节获奖,因为他们在平静的逆来顺受的镜头里抨击了WD zg.我发现抨击zg主题的总能在国外获奖)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刘星和沈浩是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他们一起上学,一起玩耍。沈浩很淘,拉着刘星去水库玩,而刘星溺亡了。沈浩也是孩子,吓呆了,一直带着这个阴影长大。
刘星的溺亡成了两个家庭最大的痛,因为沈浩还是孩子,理智的刘耀军告诉沈英明:以后永远不要在沈浩面前提这件事,孩子还小,他会慢慢淡忘的。但其实一个梗已经横亘在两个家庭中,母亲打掉了王丽云的二胎,而儿子沈浩又造成了王丽云的一胎溺亡。
紧接着全国最大的下岗潮来临了,最最最讽刺的是先进带头下岗,而王丽云因为被迫的打胎成了计划生育先进。刘耀军和王丽云都在下岗名单之内。一种压抑感涌上心头,二胎不让要,打胎了,然后一胎溺亡了,本来胸口已经超级压抑疼痛,居然又因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带头下岗,连饭碗都没有了…………说不出的一种感觉,很难受,还没出口。
心如死灰的刘耀军和王丽云,在下岗之后来到了南方,经营起一个维修厂,同时他们领养了一个孩子,起名叫刘星。
刘星很快来到了叛逆期,打架翘课逃学到最后离家出走,刘耀军和王景云找遍了这个城市的所有角落,甚至还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当他们都要放弃的时候,刘星回来了,带着一群他“社会上”认识的朋友~~
此时的刘耀军已经明白,他这个失职的父亲再也留不住这个儿子了,于是他把身份证和身份都还给了这个叫做“周永福”的少年,并告诉他: 在外面遇见事儿了,记住,我是怎么打你的.....我想这句话的潜台词应该是:记住,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他俩身边什么没有的时候,沈茉莉来了。沈茉莉是刘耀军的徒弟,也是李海燕的小姑子。年轻的沈茉莉对刘耀军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当刘星死后,她甚至对李海燕说“本来(刘星)可以不是独苗的~”来指责当年李海燕非要打掉刘耀军孩子的事情。
有人说过,和爱情最像,有着爱情最远的感情,叫做崇拜。沈茉莉在出国之前找到了刘耀军,成年人的通透和心照不宣,让他们补上了10年前的遗憾,我觉得她也是想替她的家族对刘耀军的救赎,或者是同情。一夜情之后她怀孕了,本来想弥补他俩,让他俩有个孩子。但刘耀军说这样会对好几个人不公平,也仅凭刘耀军的几句话她就微笑离开了,本来他们的故事到这就应该结束了。
但是导演还是给了我们一个结局,沈浩孩子出生的时候,和茉莉视频通话,刘耀军和王景云夫妇再次看到了茉莉,也看到了她的混血儿子,二人同时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这部电影对我没有太多触动,就像《山河故人》一样,我会记住这部电影,也会记住里边说过的话,但我仍然不觉得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那些轻描淡写,还有那些清淡如水,都不是我想在电影这件事情里看到的~我讨厌现实主义的东西,即便它没有一句说教,在我眼中,都像有一个老师拿着教棍,一边指点着荧幕里的画面一边说:看到没,看到没,这TM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