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要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而知道的这本书。本以为通过它我会学到一套科学而系统的时间管理法。谁知,通篇看完,关于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只是局限于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而已,其余的部分,如书名所描述的那样,是写的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奇特一生。
他到底有什么奇特的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人的一生枯燥无聊至极。数不清的实验、阅读、写作、授课,连散步的路上都有抓虫子的任务。二十出头便树立了研究昆虫这一理想的他,一生都没有偏离航线,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远离功名利禄和多数世俗琐事。他的每一天都像上好了发条一样,按计划不断重复。每天的时间按照基本工作时间、附加工作、社会工作、休息这样分成大类。基本工作时间每天都在5-7小时之间,然后是上课、开会等附加工作时间,学习外语、阅读、写信等算是休息。哪怕战争、丧子这样重大的变故,他都没有中断他的规律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恐怕是大多数人想想都难以忍受的。
他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精确地在本子上记录下所用时间,包括聊天、看电影、辅导孩子功课这些琐事。根据这些日记,再雷打不动地进行月结和年度总结及制定相应的下一阶段计划。他的年度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可以做到高度重合,误差不超过5个百分点。他为了节省时间,错过了很多出书的机会;他为了科研所需的清净生活,拒绝了条件优渥的职位。这也就是这位科学家的奇特之处。
通过如此孜孜不倦地工作,他的一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在昆虫研究领域,还在生物、哲学、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刊发了大量高质量论文。他一生,虽然没有收徒弟、带学生,但投入了大量时间给人写信,这些信件中很多直接就是科研成果,他对很多根本都不认识的来信求助者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在信件里无偿教给别人,不愧是一位真正德艺双馨的科学家。
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碌碌无为。总要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老师教的东西还没领会透彻,总要到写总结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年做的事情太少,总要到年老了才悔恨蹉跎了青春。我们也不是没有下过决心。每当新春伊始的时候,我们也会给自己许下若干愿望,暗暗下定决心,要做点成绩出来。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为什么柳比歇夫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就凭他那套时间统计法?书中这样写到:“问题就在于: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因为我在小说中已谈到,柳比歇夫利用时间的方法是与对待时间的道德态度不可分的。命运赋予我们的生活、时间是无价之宝,应当利用它来不仅给自己(绝不是只给自己),而且给别人,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最大的利益。方法,利用时间的方法,都必须与生活的目标和意义,与道德品质协调一致。”
回到我们看待时间的态度来。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像柳比歇夫那样对时间具有精确触感(当然,他也是经过多年的磨练形成的)。我们有的时候感觉时光飞逝,有的时候又感觉度日如年。一般来说,闲适放松的状态下,我们会感觉时间过得飞快;遇到紧张、压力我们会感觉度日如年。没有人天生会喜欢紧张、压力,所以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让自己选择轻松的道路。大概是轻松的状态令大脑印迹较浅,而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让大脑留下较深的记忆,所以我们会觉得欢快的时光总是易逝。
因此,时间管理真的不是一个问题,而只是方法而已。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想要选择怎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