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320条(黄直录25)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难捉摸。”
先生曰:“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王阳明说,大道极其简易,又极其精微。王阳明所说的大道,当然是指天理、良知。
他举了一个孔子论述祭祀之礼例子,原文出自《中庸》:子曰:...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孔子的意思,懂得了祭祀之礼及其内涵,那么治国之道也就显而易见了,就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样方便简单。
但王阳明进一步作了发挥。他说,自己的手掌天天可以看,但如果有人问你手掌的纹路是什么情况,估计大多数人都答不上来。良知也是这样,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似乎人人明白,但要真正说清楚良知本身,又有谁能做到?
所以,良知是没有具体固定的形式的,它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最难捉摸,但万变不离其宗。正如《系辞传》云:“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能够悟得透良知的人就是圣人了。
如何理解良知这种简易又精微的对立特性呢?说它简易,是因为良知的本体天理是永恒不变的,说它精微是说良知的发用是极其复杂精致的。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大脑能够对外界事物瞬间作出反应,并传导到身体的所有部位,或者作出某种判断(无法判断也是一种判断)。但却无法说清楚大脑作用的机理,企图通过电脑程序进行模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对人工智能始终持保留态度,因为机器没有良知。
以智能驾驶为例。我们驾驶汽车经过路口的时候,驾驶员和行人其实始终保持着互动,包括眼神的互动,驾驶员对行人身体语言的解读,行人对车速及其变化、车行轨迹及其变化的解读等等,然后各自作出身体反应,各自再根据对方的反应作出进一步的调整,这个过程是持续进行的,且都在瞬间完成,许多个连续的瞬间构成了一个车人交互的过程,这种交互是灵动的、活泼泼的。整个过程看上去非常简单,其实又很不简单。
再比如车辆在快速路上行驶,有经验的驾驶员能够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轨迹等预判前方驾驶员的意图,在需要变道时,同样能够预先判断后车是否愿意避让。
这种随时因应万物的能力,只有人能够具备,程序不可能做到。因此,人工智能驾驶和人工驾驶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必然是已牺牲效率为代价的,是否造成更多的事故还不好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所有行驶的车辆都是人工智能的,就像车间流水线,或者火车在铁轨上行驶一样。
良知就像人的大脑一样,随时发生作用,而且良知处理一切事物的道是终始如一的,并不是随意的、没有规律的,但形式又是千变万化的。就像老子说的道恍兮惚兮,绵绵若存,用之不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