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共同赏析杜拉斯的经典著作《情人》,这次我们将共读的是书中的第2个主题点,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天性。建议提前阅读第34页到52页。
经历了第一部分的压抑和沉重,第二部分我们将迎来一次情感上的爆发,一种赤裸裸的人性的展现,毫无遮掩。我们也迎来了本书中第二组对立的主题,性与情。
01
之前我们讲到小姑娘在单纯的英雄梦想之下,选择了出卖自身的方式来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这个笼罩在她和家人头上的乌云,这个魔鬼。她固执地认为,这是她所担负的责任,是“决不可规避的”。
虽然被迫走上了这条道路,这个小姑娘仍然是坚强的。她为自己将要失去的东西感到惋惜,却毫不畏惧,在她的“英雄主义”之下,看到的反而是这个中国男人的胆怯。她很冷静,冷静地应对男人的搭讪,冷静地分析着他的话语,冷静地判断出这个男人就是她计划中交易的对象。从一开始,她就固执地认为,她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这个男人,“已经落到她的掌握之中”。
因为她要让自己觉得,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出于生活所迫,她不愿向命运低头,或者说,她不愿承认她在向命运低头。所以她“既耐心又坚决,把他拉到身前,伸手给他脱衣服”,她请求男人不要动,她说她要自己来--虽然她只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描写下,透露出一种令人心疼的坚强。
虽然被迫走上了这条道路,这个小姑娘仍然是高傲的。她宁愿她们两个人的关系只是一种纯粹的肉体交易关系,不要涉及到多余的情分。她对男人说:“我宁可让你不要爱我。即使是爱我,我也希望你像和那些女人习惯做的那样做起来。”贫穷摧毁了她的生活,把她逼上了绝路,把她的肉体残酷地踩在脚下,但她的精神却像一头倔驴,固执地昂着头。
这下轮到这个男人吓坏了,他痛苦不堪,他知道这个女孩和其他女人不一样,他知道他可以轻易得到这个女孩的肉体,他也知道,他无法简单征服这个女孩的心。这个女孩,因此显得更加迷人。
02
这个倔强的小姑娘满心以为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甚至是事后的悲伤和痛苦都在她的意料之中。但是她失算了,她忽略了人类作为动物最原始的快感,忽略了性欲的能量。她在这种原始的感官刺激下,“被引向极乐之境,沉浸在快乐之中”。她没想到,有一种快乐来的如此简单,这种快乐的潮涌就如大海,“大海是无形的,无可比拟的,简单极了。”
“大海汇集成为无限,远远退去,又急急卷回,如此往复不已。”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知道,这个小姑娘在性爱的欢愉中沦陷了。
对于性爱,张爱玲在《色戒》中曾大胆地写下了颇具争议的言论:“通往女人心灵的通道就是阴道”。这句话的正确与否我们暂且不去争辩,张爱玲作为一个女人这么说,至少能代表一部分的女性。而书中的白人小姑娘,或者说杜拉斯本人,显然可以归入这一类。她无奈地感叹道:“我母亲给我规定的禁令,我怎么抵制得了。”我们看到,在一番云雨之后,她向这个男人敞开了心扉,她的家境,她的痛苦,她的悲哀,她都向这个男人毫无保留地倾诉了。
城市的声音近在咫尺,他们在城市的喧嚣的包围中一次又一次地交媾。在杜拉斯的文字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小姑娘,其实把与中国情人的性当成了她的避风港。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绝望和苦闷,在这里获得的欢愉是她未曾预料的,在这种“强烈的快乐”的冲击下,她决定把自己完全交给欲望,不想多余的事情,“一切渣滓都经过重新包装,一切都随着急水湍流裹挟而去,一切都在欲望的威力下被冲决。”当一切都被冲刷干净,第一个涌上心头的是什么呢?是依赖。而依赖,是构成爱的基石。
小姑娘对中国男人产生了感情,从“相互对视的目光发生了质变”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了。中国男人呢?我们相信,他对小姑娘的感情也是真实的,他的哭泣,他的同情,他的胆怯,他的粗鲁,他的“英雄气概”,无不揭示着这一点。
03
成熟是一场痛苦的蜕变。当意识到这一点,作者感慨道:“我变老了。”在这短短的一天之中,经历了现实和欲望的双重考验,经历了性与情的冲击,在这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身上,成熟提前到来。所以在那天的那个房间里,这个在家里不哭的小姑娘不禁流泪哭泣,但在这泪水中,我们没有看到后悔。
后悔是我们在多个选择中选择了错误的那一个,而当你没有更好的选择之时,后悔也就无从谈起。所幸小姑娘遇到的只是一个懦夫,而不是一个骗子,这也许是我们能获得的仅有的安慰。
人生无非就是各种选择的集合,主动的、被动的、可叹的、可鄙的、英勇的、可耻的,不管哪一种,其实也都只是一种选择。对于这些选择,我们怀疑、我们评论、我们欣赏、我们不齿,都无所谓,都无法改变当事人——这个命运的玩偶,恶作剧的受害者——在分岔路口上踏出的那一步,那成长的一步。
人们之所以谴责某些行为,经常是站在自己所处的角度去评判别人的选择,正如面对小姑娘和中国情人赤裸裸的性关系,有些“道德批评家”可能颇有微词。但如果他们自己也遭遇了这种现实,我们也未必能想到他们能做出怎样的决定。不过他们懒得换位思考,仿佛只要是性,就是值得批判的。
性,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放纵,是无知,是欺骗,是虚伪。
性本来就是人类最原始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的冲动,也是感情的胶水和催化剂,甚至可以说是男女结合的原动力。但这种原始的能量不值得过分赞美,过度的欲望就变成了无节制的泛滥,过度的性就变成了淫乱,那更是一种灾难。
对兽性欲望的克制是形成人类文明的基础,但克制并不等于抛弃,因害怕欲望的能量就走向反面的极端,大肆鼓吹柏拉图式的爱情,未免显得有些矫枉过正。我们只能说,性和情是健康的爱情关系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很少有人能够在某一边独善其身。能够独善其身的,往往是那些从一开始就“目的明确”又长袖善舞的骗子,那才是人类社会真正的污点。
大家应该还记得断背山的副标题:“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我们无法阻止爱情的萌生,正如我们无法阻止爱情的消退,她藏于我们的天性之中。
我们无需去评判某种爱情的优劣,毕竟我们也只是“性情”中人。
(本文首发在我的公众号:闹市草庐漫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