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linpor,今天跟大家聊聊,在交易进行中(股票、期货、外汇、基金…),技术指标作用是什么?我们是否要坚持运用下去?
几年前我跟很多老师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是指标有用,但是是中国股市上运用起来比较“轴,”有时候它不会那么“乖巧”。
对于类似情况我们应该怎么解释呢?是不是上百年来指标就是一个骗局呢?
国情的原因,美国股市以工业指数、交通指数作为风向标,一般看工业指数、交通指数的上升、下降就大概代表了整体股市行情。很有代表意义。
我们国家那个时候看的是银行指数,房地产指数,不过这两大指标却代表不了国家股市的整体行情。
我跟大家稍微解释一下。
美国股市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了。
美国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比我们国家要高得多,在美国居住过的人应该知道,美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是一个综合智能型的农业大国。
我们国家,一个家庭平均下来也就4亩地左右,(还不一定能达到),但美国那边,一家三口,完全可以拥有几百亩地,同时劳作还是非常轻松,基本不用人工,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飞机,大型耕耘机,效率是非常高的。
除去播种的季节,美国人有大把大把时间进行市场交易。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理财。我也只是合理地说,没有任何成分的思想偏向在里面。
美国就是一个投资的大国,美国金融市场活跃程度我们远远想象不到,几乎可以说家家户户都需要理财。
我们国家的金融市场,这几年发展迅速,制度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了。像p2p,私募基金…等这类暴雷的案例已经不多见了。
在我国,银行、房地产指数作为风向标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下面还回到交易指标这块,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认为它是有用的。它能引导我们进行投资交易。
有的人会认为,用它干嘛,在股市上涨涨跌跌很正常,价格降下去后它还会升上去的。没必要太担心,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么说我觉得他肯定不懂交易,入场“手续费”他没有考虑,期货市场中会强行平仓的。
像RSI,MACD,布林带…他们其实都是相同的,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罢了。他们不能操控我们进行交易,不过可以指导我们进行交易。
做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资金管理,风险控制这块比指标运用要重要得多。
我们要做的是在风险控制与资金增长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指标具体怎么运用呢?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指标的综合评判,判断出势、位、态,找出技术指标下的下单指令,再结合资金管理(其实等同于风险控制)和基本面,就可以得到一个综合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