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为这些文章而苦恼,现在仔细思考会发现文章在贩卖焦虑,没有目的。文中提出眼界、学习、性格是穷人需要改变,但为什么要改变?眼界怎么为高?性格怎么为好?学习带来什么?
眼界的高就是发现事物的规律;性格不论好坏,最重要的是他的业务能力如何,比如很多很多名人的性格不好,但业务能力强,偏执,执行力高(周星驰、乔布斯);学习,不一定看书,是思考,是为了发现事物规律,提高业务能力。事物规律,执行力,思考学习是人的多种维度的一些体现,而影响他们的是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辅导,学校反而可以理解为一个平台。
农村家庭没时间发现规律,为生活奔波,慢不下来,他们和精英家庭的差距体现于资本和业务能力上,精英家庭可以有更多的试错机会和更容易得到业务能力。
在上面看来,文章讲的目的是完善业务能力,将它们变现。如何弥补差距?就该想怎么提高业务能力(把职业做好,当成枝干再辐射周边技能),然后用它获得更高的成就或者财富。好的职业可创新性越高:营销,作家,科学家,商人等。围绕一个目的,思考如何把它做好,什么眼界、资源、学习,在中国现阶段都能提上来,[呲牙]虽然不能成为资本家但也不会太差的啦。[吃瓜]说的轻巧,做的时候很难的,所以做了再说,马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