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同精读》——日日不断 水滴石穿
李笑来:阅读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精读
▎精读
一位学友时常容易动气,喜欢指责他人。先生提醒他说:“做学问要反求诸己。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别人,只看得见别人的不是,看不见自己的过错;发生事情,如果能够反求诸己,就会看到自己有许多做的不足的地方,发现不足改进不足,哪有时间去指责他人呢?舜能感化他弟弟象的傲气,其中关键就在于不去纠结象的过错。如果舜只是想纠正象的奸恶,就只会看到象的不是。象是个傲慢的人,肯定不服气,就会有逆反的心理,这样如何能够感化他呢?”
这个学友听过后有所感悟,甚是后悔。
先生接着说:“你今后不要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但凡你想责备别人的时候,就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私意,克去就是了。”
这个毛病我也时常会犯。之所以指责别人,不过是因为别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想要别人达到自己的预期,指着却是最糟糕的方式,别人因为自己的指责产生逆反的心理;自己在指责别人时也没什么好处,首先自己的心理憋闷,并且指责遮蔽了自己的不足。
反正,指责就是一个伤人伤己的笨方法。
▎原文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