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来临,天上月圆,地上团圆。祝福群里的伙伴们日子过得像月饼般香甜圆满。
今晚的共读时光依然那么美好,伙伴们带着期待和希冀之心,聆听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殷殷之情。读书学习,是终身成长的好习惯。感恩老师们的辛勤耕耘,播种爱,表达爱,传递爱。也值教师节来临之际,深深地表达对她们的敬意和感恩:老师,辛苦啦!
首先是苗老师表达了对大家节日的祝福,也提出对大家的要求,恰逢中秋佳节,全家人大团圆,大家正好学有所用,用非暴力沟通去践行,在大家庭中,如何把沟通关系做到融洽,和谐?才是我们的智慧。当我们用慈悲和善意对待身边的人,我们内心就会柔软,态度就中立,语言就亲切。这正是由衷的给予,发自内心的真实的自己。只要我们遵循这个原则,巧妙地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我们就活出真实的生命,关系也变得和谐美好!
正如本章前面的一句话:“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见你。”。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提醒我们:走出二元对立的世界,用多元化视角去看待事物。我们要有发展的理念,因为世界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也要改变思维模式,在黑白的有限时空内,加入灰色地带,这何尝不是一种新创造?如果思想固守僵化,我们就会停滞不前,阻碍我们创造新的可能。所以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导致结果。
接着白老师用生活故事,与我们分享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蒙蔽了爱?让我们天性中善良的特质丢失了?用马歇尔的话说:是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造成了自己和他人的伤害暴力,并且把这种表达方式称之为“疏离生命的语言”。那么,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一、道德评判
圣经中有句经典的话:“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这里所说的“论断”,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道德评判”,那么道德评判是怎么形成的?即当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我们便认为这个人是错的或是恶的。侮辱、指责、贴标签、批评、比较、分析都是评判的形式。都会让我们疏离生命,陷入充满评判的对错、黑白世界中。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别人哪里做的不对。我们一心都在分析和追究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问题,却不曾思索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同样地,对于我们自己,如果没有达到心中的期待,我们也会批评自己。
这样子的后果,必然是悲剧性的。当我们在评判他人时,其实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需要,忘记了对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尊重他的感受和需要。所以,“有种冷,是妈妈觉得冷!”很好的诠释了双方的感受和需要是不同的。当双方有冲突时,我们需要按下暂停键,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或者“这是我的需要吗?”给自己时间和空间梳理一下,就比较理性做出选择。当我们有了深刻的觉察,那些“疏离生命的语言”,就已经在一点点被剥离,被清理,被斩断。
二、做比较
一旦我们开始比较,就会感到郁闷。比较会切断我们对人对己的善意。所以,比较是“疏离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在我们的⽣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瞧瞧⼈家孩⼦,学习⼀点不⽤操⼼,还那么懂事⼉!
瞧瞧⼈家⽼公,下了班就回家,陪孩⼦⼀起玩⼉,⼀起看书学习。
瞧瞧⼈家⽗母,⽇⼦过得这充实,整天乐乐呵呵,⾝体保养得倍⼉棒,⼀点⼉也不⽤孩⼦操⼼。……
⽐较真的是⽐⽐皆是。
除了拿家⾥⼈跟别⼈家做⽐较,我们也没少放过⾃⼰,⼈家⾝材多好哇!⼈家⽪肤保养得多好呀!看看⼈家⼝才多棒呀!⼈家怎么这么有才呢?……越⽐较⼼情越低落,越⽐较,感觉越沮丧。其实,好多烦恼都是因为⽐较造成的。
通过两位老师的分享,我们又懂得很多道理,所谓知行合一,知道更要做到,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做到,践行!所以,我们既是聆听者,更是践行者!我们都渴望活出生命的意义,绽放生命的精彩,那就从此时此刻起,践行非暴力沟通,见证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