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曾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进步,在许多人眼里,仿佛有了学历就有了一切,有一张文凭,就有了锦绣前程。
这个观点上,中西教育是相似的。
当大家都在崇尚上学时间越长、学历越高、幸福感值越高的同时,《教育的浪费》这本书的问世,对教育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者:【美】布莱恩·卡普兰
翻译:蔡维
出版社:中国出版社集团 中译出版社
卡普兰站在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花了6年的时间探索教育。这本书是他的“吹哨之作”。
对于当下迷茫焦虑内卷的家长来说,它好似一支清醒剂,让我们能理性客观看待教育。
1.学历不等于学习力
“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前段时间热搜上的这句话,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你有没有发现,从上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课本所学的东西,毕业后参加工作能有多少有用?没有多少,有用的占不到所学知识的一成。
其实,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只是用于哪一科的考核,是12年学业的总结,也是更高学府的一个途径。
现在很多人进入大学后就完全放松自我,特别是参加工作了压根能坚持学习的人几乎少之又少。如今社会变化太快,信息量也大,如果没有学习力,很容易被淘汰。
“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进步发展着,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成长的。
2.学历不等于能力
网上说:学历与能力,就好比学历是西瓜皮,能力是西瓜肉。学历固然重要,但它从来不等同于能力。
现代社会总有人一直在鼓吹着“读书无用论”,或者是“学历无用论”,然而身边高学历低能力的人却能找到几个。
研究生博士毕业的小李找到工作后,认为是个铁饭碗,就不需要学习了。可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时候,思维方式传统死板僵化,结果是处处碰壁,事情没解决,还办的越来越糟糕。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小学学历。22岁投身写作,他写的《边城》《长河》等名著家喻户晓。沈从文没有高学历,对于写作,他有着超强的学历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有了在文学方面的成功。
学历不等于学习力,不等于能力,知识也不等于智慧。学历和文化水平只占成功的20%,是冰山一角。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教育行业内卷的今天,教育路上出现的迷茫无助、困惑等一些问题时,那么这本《教育的浪费》,您读读一定大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