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 | 碎语文学(10)

——对家乡人物太熟悉了可能也会限制自己的创作,小说家的想象需要超出故乡的生活。

——“故乡”也就是文学意义上的“故乡”,是文学的地理学。

——我想一个作家能同化别人的生活,能把天南海北的有趣生活纳入自己的“故乡”,就可以持续不断地写下去。

这个扩展是思维空间的扩展。

我觉得文学中的地域、空间,应该超越地理学的意义。

——作家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这么一块土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依托。

——一个作家能不能走得更远,能不能源源不断地写出富有新意的作品来,就看他有没有这种“超越故乡”的能力。

“超越故乡”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同化生活的能力。

你能不能把从别人书上看到的,别人嘴里听到的,用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想象力给它插上翅膀,就决定了你的创作资源能否得到源源不断地补充。

——写故乡就是写记忆。

有些东西很难马上就进入小说,只有当它们变成记忆的时候才能变成小说。

人的记忆能将过去丑陋的事件、悲惨的事件美好化。

有这么一种心理倾向:你记住的往往都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你小时候受过的很多屈辱,做过的很多丑事,记忆帮你选择的时候会努力帮你遗忘,或者说藏在意识的深层,只有当一个作家具备了自我批判的精神时,才能把它们挖掘出来。

——逃离以后故乡才成为了一个精神居所。

我想这是大多数作家的出发点,或者说是归宿。

——在大的潮流下,人的命运通常是无法掌握的。

——我想很多所谓的传奇人物也是和大家一样的人,他们自己没感到有什么特别的。

——有时候明明事情不是这样的,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添油加醋,把他们理想化、传奇化。

——媒体这种力量来得快,过得也快,媒体针对面是很广的,乡村这种传奇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状态里进行的。

——我的作品是为了表现我自己的观点,我不管你是什么旋律,我就按照我的想法来写,这就是比较纯粹的民间写作了。

——回到民间的意义就在于,每个作家都该有他人格的觉醒,作家自我个性的觉醒。

别人的意见,或者是官方倡导的东西你可以看,好的东西可以吸收,不同意的东西就不要勉强。

一个作家为了受到某种嘉奖,来讨好某些人某个团体,牺牲自己的东西,当然就不是一种民间写作。

民间写作,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强调个性化的写作,谁的写作张扬鲜明的个性,谁就是真正的民间写作。

——老人讲故事等是我们最初的文学经验。

——口口相传的过程就是制造传奇的过程,人们对身边的人往往不肯正视,但对先人,却不吝赞美之词,敬古人畏先贤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世纪的作家摆脱故乡好像是他们的共同的情结,经过十几年的创作以后,我才意识到,作家只有摆脱了故乡才能认识他的...
    田心尔阅读 327评论 0 27
  • ——电视剧本与长篇小说的创作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绝对地没有关系。 长篇小说好像一棵大树,而电视剧本则像一套家具。 ...
    田心尔阅读 397评论 4 30
  • ——读者在批评小说时,应该把作家和小说中的人物区别开来。 那是刽子手的感觉,不是作家的感觉,当然刽子手的感觉也是我...
    田心尔阅读 228评论 0 18
  • ——去是上坡,步步艰难;回来时下坡,风驰电掣。 ——写《十三步》时我认识到视角就是结构,人称就是结构,认识到一旦人...
    田心尔阅读 420评论 5 29
  • ——外国文学对作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作家受到的影响其实是身不由己的。 ——向老百姓学习语言,这个提法本身是没有错...
    田心尔阅读 339评论 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