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控制欲
自我批评是控制欲的幌子。
外在环境的声音内化成自己的声音,自己的声音不断深化,批评的声音便有声无声地萦绕耳畔,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语言。
“自卑的人其实也很自恋。”
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觉得自己很差等等,这样不好的结果,其实是相对于一个标准而言的,而这个标准到底适不适合自己,或许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是那么清楚,那么凭什么你这件事就觉得自己能做的很好呢,你说的好又是什么程度呢。
在这里想插入一个思考:
在阅读书的过程中,刻意让自己跳出原有思考方式,但是在笔记1里有位朋友说得很有道理,只是现在和以前相反的立场便是对的吗?而且这就是跳出原有思维方式吗?我真的做到了吗?
带着这个朋友的建议,我又扪心自问,反观自己的思考,确实值得商榷。
关于控制欲,我确实发现在我成长的环境里很明显,同时我越体会越崩溃。
妈妈希望我为家争光,而我也很努力,虽然不是考上了顶好的大学,但是也是相对可以的学校。在这个模式固定下来,而我再走出来时,我听着妈妈很多习以为常的话,是对我的关心,但是仔细剖析也是有控制的意味。
我想到了习得性无助的那个实验,就目前而言,我是很愿意让妈妈控制的,就算有时候很痛苦,很想思想独立起来,也很难。
最明显的地方还是在婆媳关系上。
随着自己长大,小侄女的长大,假期回到家,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家里的中心,我会有我的失落。这时候,我特别容易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这个家庭。
妈妈和嫂子之间,都有自己的道理,一个喜欢追求完美,一个喜欢将就,而且二者分别深信不疑。所以在两个人合作的很多件事情中,控制欲就很明显,虽然只是就事论事,但是语气语速方面都确实很快,给人吵架的感觉。
我曾经尝试劝和,但是我发现二人都已思维惯性,难以改变。
嗯,强烈的控制欲让我好累啊。
那在妈妈的控制欲影响下,我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可是我还有一股受嫂子影响的随性,因此,我做事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留有遗憾,难以完满。而我似乎也能切换到妈妈的角色,我怎么这么差劲。
于是我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批评。
痛苦也随之产生。
不仅如此,我也对一些事物表现自己强烈的控制欲。
到现在我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但是能理性看见自己我也很开心。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