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亮就起床排队,一上午跑几个地方——为了送孩子进民办学校,家长使出浑身解数。
蜿蜒的队伍,直观地告诉六七岁的孩子,要争取“好”的资源,为此排队、准备都是必需的,全家都应该铆足劲。
3万多人竞争3000个学位,考核是必然。比如,老师用六种语言说“我爱你”,小朋友跟着说一遍。甚至,家长也要接受考核,拿起久违的考题和笔,写一篇命题作文“温度”。
学龄前的六七年,孩子的区别会有多明显?既然不明显,短时间内十里挑一,不就是概率问题么?从这时起,孩子就开始分子之路,全家殚精竭虑不做分母。
一开始,学校是香饽饽;入学后,老师是指挥棒,说往哪就往哪;三四年级开始,每周再加两三门特长班……毕竟,再过六年,小升初的竞争更激烈。
竟争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孩子的成绩单上,场外,家长暗暗较劲,想方设法讨好老师。老师也习惯了追捧,有的甚至日渐傲慢——谁都知道,哪怕没机会博得青睐,也万万不可得罪。
大环境如此,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得如此。至少,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选择。孩子,别介意做分子,但绝不能只看到这个。尽量不要做被挑选的那方,永远相信自己,永远挺直腰杆,自己去打开新世界的一道又一道大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