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准备的书是《家庭的觉醒》,这是一本被很多读者誉为“革命性著作”的家教书籍。
为什么说它是“革命性”的呢?这是因为,这本书提出了不少与传统育儿完全不同的、颠覆式的观点。
比如它说:“不要一切都为了孩子……”“孩子本身大多是觉醒状态,与孩子相比,更需要觉醒的是父母。”“对于养育孩子,父母其实比孩子更加恐惧。”
这些观点,在它被出版的当时,对于大部分父母而言,都是闻所未闻的。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语出惊人,实际上,它所提出的观点,都有许多科学论证和严谨论证做支撑。
它不仅是要实现家庭教养观念的革新,更是要终结许多父母在育儿方面的内耗、焦虑和痛苦。
本书的作者是沙法丽·萨巴瑞,她出生于印度,在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她从事家庭与个人发展方面的心理咨询,帮助大量家庭实现了内部和谐与整体发展,后来又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积累了相当的经验阅历。
在理论方面,她专注于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的融合,为她的读者与客户展现了两个世界的思想精华,除了这本《家庭的觉醒》,她还出版了《父母的觉醒》等一系列畅销书,并多次登上各大平台的销量榜单。
《家庭的觉醒》也是她这“觉醒”系列的作品,里面不仅指出父母在育儿方面的观念误差,更将育儿、家庭发展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将育儿上升到生活哲学的高度。
听这本书,你会发现,育儿不仅仅是一个改变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让父母重新唤醒自己,共同成长的过程。
下面,我将分三部分来为你解读书中的精华内容。
第一部分,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抓狂与愤怒其实是源于自身的恐惧。书中会为你指出传统育儿方式的局限,提出觉醒式教养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打破传统育儿的迷思。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育儿观念上的误区,以帮助家长找到真正的问题。
第三部分,改进教养方式。书中会给出如何实现改变的具体方法,实现觉醒式育儿。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本书的分享吧!
01
父母的愤怒源于自身的恐惧
我们就先从一个比较常见的生活案例开始说起吧。
一个1岁多的小孩,每天晚上睡前都要哭闹,爸爸妈妈是连哄带劝,每天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才能先让孩子入睡,然后自己再拖着疲惫的身体休息。
这一天呢,爸爸妈妈为了哄睡,几乎尝试了所有的方法,讲故事、听歌、喂奶、抱睡,但小孩始终瞪着两只大眼睛,一脸兴奋,就这么一直拖到了凌晨一点。
只要妈妈一把他放到床上,准备关灯,小孩就要哭。
怎么办好呢,大人第二天早上还要上班呢。
这个时候,大人所有的情绪都涌了出来,崩溃了,把孩子放到床上,下意识地开始哭诉:“为什么啊?为什么这么晚还不睡啊?你知道我们每天上完班回来,还要一直照顾你多辛苦吗!”
结果呢当然是没有结果的,小孩子年纪这么小,听不懂爸爸妈妈到底在崩溃什么,他只能感觉到好像和平时不一样了。
这种愤怒、紧张、哭泣的感染,会被一起传达给小孩子,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个大人一个小孩,三个人一起或崩溃或哭。
这种事情很常见,可能不仅是对小孩子,我们有时候和成年人沟通,都会出现类似情绪崩溃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可能是觉得,自己已经很认真在照顾孩子,做了一个家长该做的所有,我是在为孩子好呀!为什么孩子偏偏这么不乖、这么不听话呢?
这让做父母的情何以堪呢?那就只有生气了吧。
所以我们会看到,新闻上有很多父母和孩子置气的故事。因为孩子不听话,气得大吵大闹;因为孩子不会写作业,甚至气得脑溢血。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会生气呢?是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还是因为觉得孩子太不懂事呢?
其实都不是,书里认为,这是因为家长自己内心有一种恐惧。
家长害怕自己担心的事发生,而又无力去改变,这才感到无比愤怒。
哄娃睡觉他偏不睡,父母崩溃是恐惧孩子晚睡可能会对发育不好,是恐惧自己第二天无法早起、状态差。
父母在育儿上的恐惧有很多种,并且可大可小。
比如对“不被爱”的恐惧,害怕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感情,怕孩子内心责怪自己。
又比如对冲突的恐惧。生怕自己对孩子不够好,拒绝了孩子的某些要求后,又总想要对孩子做出补偿。
还有对“独立自主”的恐惧。很多父母怕孩子走向社会以后,无法独立生活、不能安身立命,在社会竞争中落后。
但是转念想想,这些父母内心常有的恐惧,真的会发生吗?
真正在父母爱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父母的爱。
那些在小时候表现不够优秀的孩子,长大后未必就成不了才,更不会把这些怪到父母头上。
更多时候,其实是父母自己对未来假想的恐惧而引发了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的抓狂、焦虑甚至愤怒,但这些表现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反倒是把这份负面情绪传到孩子身上,有可能伤害亲子感情。
当家长朝孩子大吼,孩子往往会默默选择了听从,但这并不是一种尊重,而是失望。
当这些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们就可能会开展 “报复”,典型的比如青春期和父母的疏远、冷漠甚至对抗。
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呢?别焦虑,书中认为,孩子没有错,父母也没有错。错就错在育儿的方式和理念。
育儿是“一切为了孩子”吗?很多家长认为是的,但作者指出,确切地说,育儿不是单单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整个家庭的的成长和发展,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责任。
父母才是家庭的主体,且拥有主导权。
想清楚这一点,我们就能准确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有父母好了,才能真正带动孩子的成长。
作者指出,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他们总是活在当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们更关注自己眼下的状态,他们需要的是被看见、有价值、被尊重。
但偏偏很多家长没有活在当下,而是看着“将来”。比如期中考试孩子得了个“C”,家长很生气地说:“你看看你,学得什么样子,以后还能考上好大学吗?”
这看起来是在关心孩子,但实际更关心的是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这个问题的背后,还会有万一孩子考不上,我这个做爹妈的也无力改变局面的隐忧。
采用“觉醒式”教养,家长就应该更关注当下,和孩子共同面对、解决眼前的问题,家长可以在这种时候说:“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是你没有掌握好自己该有的知识,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善一下这种情况,争取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有没有什么爸妈能够帮你的地方?”
也就是说,要达成更好的教养效果,比起展望未来,家长更要记得关注孩子眼前的状态。
如果遇到问题,不要焦虑和担忧以后会怎么样,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面对当前实际的问题,而不是以一个上级领导的身份,总是质问和要求。
这是实践觉醒式教养的很重要的核心行为,正视问题,重视孩子的内心需求,与孩子站在一起,共同成长。
02
打破传统育儿的误区
作者认为,要把育儿行为延伸到家庭中,让整个家庭也能处在一种成长发展的过程里,首先要改变父母观念上的问题。书里总结了7个方面的误区,方便我们对照自检:
第一个: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当父母把一切教养都面向孩子,他们并不会得到预想中一个成绩优秀、品德高尚、受人器重的下一代,只是会缔造一个兴盛的教育产业。
为什么?因为孩子是人,不是程序和机器;父母无法像设计一个产品那样,将孩子投入某种课程,就“生产”出某种相应的能力或品质。
真正的教养,是一个家庭环境、能量、文化内化的过程,父母缔造的环境条件,才是孩子成长变化的内生动力。
孩子成长得怎么样,是看父母做得怎么样,而不是教得怎么样。
第二个误区是: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很多父母由于长期受到社会影响,对孩子有一种“竞技化”的培养趋势。
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就让他们学习奥数;对钢琴感兴趣,就让孩子培训后参加钢琴考级;对英语感兴趣,就要去考各种证书。
但对于一个孩子的能力来说,外在的荣誉成就只是最后一部分。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一个人能否与自己和谐相处;与家人关系如何;与自己成长的环境、与各项目标关系如何。
可现在很多教育舍本逐末,把各种成绩、证书作为根本,让孩子早早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第三个误区:孩子有好坏之分。
很多父母在教养孩子时会有类似的表述:“你是个懒虫,妈妈不喜欢你了”“我生不出你这么笨的孩子”“你从小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这其实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表达,是在给孩子贴上或好或坏的标签。
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让他们变得犹豫、迷茫,不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第四个误区:好家长是天生的。很多人误认为,为人父母是天性,因此不需要学习。
可事实上是,养育好一个孩子,远比人生中参加一个考试、做一份工作要困难。
当自己的孩子开始成长,变得情绪糟糕、不理解父母、开始不会写作业的时候,大部分父母的耐心都会被消磨殆尽。
因此任何一个人想成为好爸爸好妈妈,所需要做的努力,要经受的付出、考验,都不亚于他在人生中的其他事务,毕竟养育是一个家庭的事,不可能天生就会。
第五个误区是:都是为了孩子好。
很多人成为父母之前,都有一个简单朴素的想法:只要我真心为孩子好,我就是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可实际上,为孩子好的背后也有可能衍生出恐惧。
像有的家长说,我们供孩子吃、住,自己宁可少吃、少用一点,都要对孩子好,让孩子将来有出息。只要孩子有出息,我牺牲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殊不知,这样的爱很容易变得沉重、令人窒息。尽管父母倾注了很大的感情,里面却附带了孩子难以承担的压力。
因此书里对“爱”下了一个定义:爱是一种能够全面地看见、接受且尊重他人本来面貌的能力。
简单来说,作者认为,真正的爱就是要坦诚、接受,不附带过多的条件。否则就会像我们刚才说的,有压力的爱反而让子女觉得束手束脚。
第六个误区是: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
快乐当然是好的,但当你把快乐当作目标时,就会出现扭曲,快乐是过程中的感受,而不是目标,快乐也不意味着要让孩子不受挫折。
从整个人生来看,谁能永远快乐、永远无忧无虑呢?父母也好、孩子也罢,最终都要回归到生活本身。
因此,父母不能在教养过程中做不必要,也不可能做到的事,我们应该让孩子积极地接受真实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快乐而粉饰生活。
第七个误区:家长要控制一切。
很多父母,都特别喜欢安排孩子的生活。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闲娱乐,到哪里去玩什么。
这其实是一种基本的执念,它根植于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当我们想把什么事情做好,就一定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做出许多努力。
养育孩子也是如此,家长总觉得在每个环节,自己都把这些事务安排好,事情才能如我们料想中发展。
可实际情况是,在育儿方面,父母真正能决定的,只有自己的行动和情绪。与孩子有关的,其实都是孩子自己在做决定。
很多父母不理解真实情况,心里总想:这孩子小时候挺乖,挺听我话的,怎么长大了就开始叛逆呢?
其实孩子小时候并不是乖,而是没有完整的独立意识。
当他心智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自然就会为自己做决定,会对父母的要求接纳或拒绝,这都是正常的过程。
孩子需要的,其实并不是父母的控制、包办和安排,而是关心、指导和建议。
以上就是在与孩子相处、共同成长的过程里,父母需要打破的7个误区。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改进。
03
从无心到用心
很多父母会疑惑:其实我平时也挺冷静、理智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反而容易变得情绪激动。
作者认为,这其实是一个人反应机制的问题。
比如孩子质疑的时候,我们情绪激动的原因有可能是觉得他在挑战父母的权威;孩子拒绝父母好意的时候,我们有可能是觉得他不理解;孩子在叛逆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他在故意气人。
这些反应机制,其实源自一个人的成长背景,他从小长大的环境、接受的教育、所处的文化等等都是影响因素。
要改变自己的行为,首先就要改变那些反应机制,我们可以试着对自己的一些反应进行审视,然后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
第一个方法是从期望到投入。
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感到愤怒呢?大概率是因为他们原本有期望,而且往往是过高、过多的期望。
比如:做什么事教孩子一遍,孩子马上就学会了;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指出来,孩子就不再犯了;送孩子去上课外班,学完以后孩子成绩马上有了提高。
我们客观地思考,这些期望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尚有难度,更不要说对一个孩子。
因此要学会放下对孩子、对家庭过高的期望,认真地投入进去,不用执着于最后获得什么结果,而是去启发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收获。
比如送孩子去上课外班,应该注意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弥补课堂上的知识盲点和弱点,而不是单纯地要求提高分数,分数是查缺补漏后自然的结果。
孩子犯了错误,不单单是指出来,更要让他们了解为什么,比如过马路不能闯红灯,那为什么不能闯红灯呢,这是需要投入解释的。
第二个方法,是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
什么是“无心”呢?就是面对孩子时,基于人们固有认知的,常规的反应。
这里作者说了自己的一个故事。她女儿有一天问她:“妈妈,你觉得未来的模特应该会怎样穿搭?穿什么类型的衣服会是时尚?”
作者听了这个问题一阵愕然。因为她是一个博士,自认是一个高知分子,自己的女儿怎么就聊这种重视外在的话题呢?
于是她下意识的回答:“你怎么能这么肤浅呢?一个女孩子不能总追求这么外在,这么表面的东西。”
女儿听到她的回答,说道:“妈妈你真无趣,我只是想跟你讨论一下服装穿搭,你却说我肤浅!”
作者马上意识到,自己这是犯了“无心”的错误,她马上跟女儿道了歉。
这其实也是很多家庭存在的问题:孩子提出一个话题,父母并没有认真思考回应,反倒来一大堆说教,告诉孩子:你应该关注什么,你应该怎么去想、怎么去做。
这样给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真没劲,爸爸妈妈没有认真听我说的话,他们只是在指挥我。
其实大部分时候,孩子是很愿意听家长说话的,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变得“有趣”一些呢?
陪着孩子聊一聊穿搭、聊一聊某部电影、某个游戏,某一样美食,某个孩子关心但你却完全不了解的话题,这不也是在开阔我们自己的视野吗。
不高高在上,孩子才会有被陪伴的感觉。
第三个办法,是从混乱到平静。
不要让孩子总是为了考第一名,为吃什么、玩什么而努力,应该鼓励他们多做感悟,总结自己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如果父母,引导孩子用外在的成果、荣誉去衡量自己,孩子会容易变得物质化,无法静下心来。这样一来,他们内心的思想、他们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混乱。
可以换一个角度,让他们从内心出发,从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事、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出发,这样,父母反而更容易找到亲子间情绪稳定、有商有量的相处模式。
好了,讲到这里,《家庭的觉醒》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就为你介绍的差不多了,最后做个简单的总结。
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有时会抓狂甚至愤怒,这其实是父母自己对未来的过度假想而引发的恐惧。
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父母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孩子共同面对、着力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要设想太多的以后会怎样。
传统养育方式中有7种常见的误区,比如“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等等。我们可以对照自检。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有下意识的错误反应,但不用担心,我们可以通过从期望到投入、 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从混乱到平静的方法,实现自己的转变。
育儿不是单单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整个家庭的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在书中还专门写了一首诗,用来鼓励那些想要觉醒的父母们,诗的名字是《天赐》,我念给你听,也作为结束: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与你对着干,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
他不听话,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
他有拖延症,从而你可以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
他老忘事,从而你可以学习摆脱对于事物的依恋;
他过度敏感,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
他总是心不在焉,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
他敢于反抗,从而你可以学会打破常规思维;
他感到害怕,从而你可以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使你学会,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而是关于你自己。
| 撰稿:老家头
| 主播: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