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刚过,多雨的季节来了。我们都在抱怨雨水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但“雨生百谷”,对于大地万物,贵如油的春雨可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礼物啊~
生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今天咱们来聊聊“礼”~
“礼”的原意,是敬神致福的仪式。上面是盛贡品玉石的器皿,下面是一个大鼓,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
最初,人口稀少,人物关系简单,“礼”是人们用来敬神的,是一种“巫术”。
在西方,人们将对神明的敬畏,由巫术发展出了宗教。
在中国,为了维护王权,统治者将巫术用于对王权的巩固,稳定社会格局,发展出了“礼制”。巅峰时期,便是周朝,周公将“巫术”中的技术部分加以整理完善,形成了中国礼仪的基础《周礼》。
《周礼》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之深,不用多说,孔老夫子为了恢复《周礼》,用尽了一生的才学。也正因为有了《周礼》的基础,中国人对宗教的依赖程度远没有西方国家强,因为中国礼仪从心里安慰、赋予人生意义、维持社会关系三个方面替代了宗教的功能。在著名哲学家李泽厚老师的《由巫到礼,释礼归仁》中,有详细的论述。
几千年来中国式礼仪深深的扎根于社会和文化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人情世故。
礼尚往来,是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尚:注重。往来的,流动的,才是“礼”。单方面的那叫给予和施舍。
中国人注重关系,古代社会中有君臣关系,家族关系,主仆关系,男女关系等等。关系网比较简单固化。现代社会,社会形态更灵活,关系网也比较错综复杂。但仍然逃不开一个“礼”字。人是社会动物,关系是生存的基础,礼是关系的纽带。
在古代,“礼”有两层含义。
第一,情感表达上的体现。比如,对神明和祖先的敬畏,国家和家族中的各种祭祀仪式。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行走之礼、见面之礼、饮食之礼,文人间惺惺相惜的知遇之礼。比如,孩子们的成人礼。再比如,两情相悦的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等等。
第二,工具式的功利之物。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送出的礼金礼物等等。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互通,婚嫁彩礼,官场之间的互惠互利……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物质过剩催化了人们的拜物主义,“礼”的功利性意义占据了主导位置。办什么事要送什么标准的礼,逢年过节各种礼盒包装日渐奢华,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并没有因为“礼”而更近了,反而更加脆弱和麻木。礼尚往来变成了礼上往来。
回想一下,你送出的礼物中,哪一份是饱含了深情真心相送的?你收到的礼物中,有没有让你心底触动暖流涌动的?
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懵懂少女,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有一天突然送了我一方手帕,我问,为什么要送礼物给我呢?她眨着水灵的大眼睛说:不为什么呀,我喜欢姐姐,觉得姐姐特别好,就想送礼物给你。二十多年过去了,收到过不计其数的礼物,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个绣着兰花的白手帕,也依然记得那双清澈干净的大眼睛。
成年后的我,也经常会因为一时的兴起送礼物给喜欢的朋友,没有目的,没有算计,就因为喜欢,也同样会收到朋友随性送来的小确幸。这样的送礼和回礼,收获的便是纯粹的喜悦和长久的友谊。
我的国学老师,对古代文人间真情意的礼尚往来,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情形,请珍惜!这一定是同频共振,并可以长久相守的真情谊。因为没有算计,没有得失心。
法国大思想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这样解读送礼:
一方赠礼,一方回礼,这就是一次礼物交换。礼物交换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交换礼物的价值,另一个是交换礼物的时间。这样就会产生四种不同的情况:
交换的礼物等值,交换的时间分前后
——这是借贷
交换的礼物不等值,交换行为同时发生
——这是贸易
交换的礼物等值,交换行为同时发生
——这是拒绝
交换的礼物不等值,交换时间分前后
——这赠礼和回礼
这似乎跟比较含蓄的中国式礼节表达有点不太一样,感觉比较生硬和直白。不过也很精辟的说出了送礼的本质,我们可以借鉴使用,至少不会因为回礼的价值或时间不对,而拒绝了别人的善意。
礼尚往来也好,礼上往来也罢。重点是要往来,要值得往来,要能长久往来。真正能维系关系的,不是礼的价值和形式,而是挑选和送出礼物时的那份情谊和用心。
望将来,礼物能卸下身上的重担,单纯的成为情感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