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对房价涨跌的看法不同,有人希望房价上涨,有人希望房价下跌。
房子多的人就希望房价上涨,房子少或只是有自己的住房的人就希望房价下跌。
老百姓的认知只考虑自身,国家的宏观政策考虑的是全局,国家房地产政策也是有人拥护也有人反对。
收入较低的阶层,没有更多的房产,他们的房产大多在偏远农村,或者在三四线以下城市,他们希望国家调控,房价下跌。
他们有去大城市买房的愿望,年轻人到大城市打工,需要住房,还有一大部分给子女买房,子女大学毕业也要去大城市工作,有房是生活的必要条件。
大中城市房价过高,他们是买不起的,他们往往用两代人的积蓄去买一套房,还得贷款,有许多人是还贷款30年,也就是这辈子一直背负银行的债,并且是不能拖延的债务。
中产阶级收入以下的人群,盼望房价下跌,自己也能买得起房。
从另一个角度说,农村人口严重流失,在整个城市化的过程,在整个工业的化过程,人口必须向发达的地方集中流动。在原地没事可做,无法生活,所以,到大城市是生存的需要,生存就要买房,这些人是买不起的,房价下跌就是他们的期盼。
收入较好,达到小康生活的中产阶级,有了一些积蓄,他们要把钱进行理财投资,投入股市的几乎都赔了。其它的理财投资也不是很理想,正赶上房地产热,为了使手中的积蓄不贬值,大多把钱投入房地产。下手早的赶上这10年地产热,都有很大的回报,下手晚的18年以后买房的,有的已经腰斩。例如:北京燕郊最高和现在相差一半。
当然也不是都如此,各不相同,三四线以下的城市人口严重流失,房价没跌多少,但交易很少,叫做“有价无市”,北方的城市房价连年在下跌,南方城市房价不跌还在微涨,关键是长三角、珠三角工业发达,人口流入众多,刚性需求强劲,所以,投资在南方发达地区的投资者,还是利润不小的。
我有一个同事18年在昆山买一90多平房子,现在房价翻倍,赚了一百多万。我16年在天津买房94平,18年是高点,现在又回到原点,表面没赔,按投资的角度,把贷款利息算进去,就是赔了。
中国的中产阶级,实际财富大部分是房产,有几套房产的,还背负巨额贷款、债务,说到底也是没钱。
富人群体,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搞投机的,搞企业的,他们的房产更多,温州炒房团他们手中的房子更多。
在房地产开发正热时,许多企业家都把资金投到房地产,手中没有卖出和自己留下等待上涨的房产很多。
可能在国家调控房产热正策出台后,他们的损失更大。瘦身骡子比马大,对他们来说还不至于影响生活,但损失是惨重的,有的房子太多了上百套、上千套。
国家在查贪腐的官员时,有的人就有上百套房产,他们这些人不在乎房价的涨跌,因为来时也没花钱。
房价是最大的民生,如果都把钱投到房产,实体经济就会衰败,国家房产调控是必要手段,是从长远出发,是限制打击炒房。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老百姓能买得起房,有住房是党中央的大政方针。
所以,在理财投资时房地产,不是最好的选择,希望大家要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