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6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二)

三、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新增)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1.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2.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3.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 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4.审美创造。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者相互促进。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总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把综应的试卷再做了一遍。每道题的中心内容领悟程度加深了,但是行文表述却总是不流畅,也许还是理解不到位。 表达方...
    光年123阅读 594评论 0 1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纲领性文件,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选题的理论根据...
    定投的奇迹阅读 3,978评论 0 1
  • 随着《2022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学校从上至下刮起了一阵学习新课标的新风向。五一假期我也在家认真研读了《2...
    爱玩不学习阅读 25,750评论 0 5
  • 《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指导语文课程教学、教材编写、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教学一...
    花儿的念想阅读 4,292评论 0 1
  • 从知识型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师 教师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呢,从学生接受信息角度来说,它可以分成无效知识和有效知识。 教师传...
    d8dd83711bcd阅读 4,2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