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容纳和安全型依恋:
三种容纳要素:1)他们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和其对情绪的影响。2)他们能够应对痛苦并减轻痛苦。3)他们能够识别出孩子正在表露出有意图的姿态。
镜映儿童的情感:父母通过镜映传递自己的共情和应对能力,婴儿通过镜映效应从最初的模仿到自行创造。最终孩子发展出这种知觉,即她的心智是属于她自己的。
不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当父母不能容纳孩子自己无法处理的情绪,其核心是父母自身心智化有缺陷,以及由孩子的分离性所触发的回荡不已的焦虑。当父母长期不能容忍孩子的痛苦情感,孩子就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反映出他们内化了父母对那些情感的具有特征性的反应。儿童从父母那里“借”用了他们的防御,因此,父母的不安全通常给孩子遗留了类似相对应的不安全感等。
有问题的镜映:冯纳吉提出特定类型的心理病理可能与特定的调谐及镜映失败有关。
当父母的情感镜映没有做出标识时,孩子可能会被不断蔓延的痛苦击溃——因为她的痛苦没有引起父母产生共情。一再暴露在没有标识的镜映下,会强化心理等同模式,这可能造成边缘性病理的起因。
经常暴露在非随机应变的镜映中的儿童,容易发展出自恋性的病理,其中想象的自大感为空虚自我的一剂止痛药。
超越容纳:如果从心理等同和假装模式走出来的途径,是始于容纳和情感调节;那么,这个途径往反思的领域是以游戏作媒介。当儿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想象的世界和现实似乎完全被分开了。这时有一个点评,一个眼神,或者观察者的一个“解释”,内在体验和外部现实之间就连接上了,这样两者就开始有了联系——而不是等同和解离。
冯纳吉强调,所有的发展只有在关系和互动为主体的情景中才能发生。
从依恋到互为主体:
先天的互为主体性:研究表明,互为主体性最初形式从出生就存在,婴儿会模仿看护者的表情,通过模仿与他人产生互动,通过模仿和对这种呼应的知觉,婴儿从他人身上发现了自己的模样。根据Trevarthen的说法,恰恰是通过“解读”双方彼此在时间,形式,以及强度上互相匹配的沟通性的行为,幼儿与对方发展出非言语的“雏形对话”。
互为主体的三个特质:分享注意焦点,分享意图,分享感受状态。
依恋、心智化和互为主体:
如果依恋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安全感,那么互为主体的存在则是为了提升心理上亲密感和归属感的体验。依恋和互为主体性是相互促进的。
心智化:它是一个过程,让我们理解自己的体验和他人的体验,并为这些体验赋予意义。
互为主体的联系:指在我们自己和他人之间取得共鸣、一致,并且能够“分享心灵中的景象”,而不在于理解和赋予意义。
人际共融:即参与、在一起,或分享另一个人的主观体验,而没有意图要改变它。
互为主体性作为发展的成果:互为主体不仅取决于呼应也取决于差异,不仅取决于相互调节还取决于相互认识。“互相认识”即认识他人和被他人认识的能力。你知道我的感受,即使我想要或我感受的,跟你所想要或感受的相反,以及我们能分享这些感受,而不惧怕我的感受原来是你的感受。
作为心理治疗理论的互为主体性:这带来了临床领域的范式转变,它赋予我们新的工具,针对那些“不能言语”的体验而工作,而依恋研究认为这种体验是最重要的。
治疗关注中的依恋和互为主体:治疗师可以是一个新的依恋对象,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患者能发展出新的依恋模式。
他们特别关注共同创造的、内隐的、通常是非言语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在婴儿-父母的关系中以及患者-治疗师的关系中,改变都会发生。从他们的观点看,主要的治疗干预是鲜活的治疗关系,而不仅是关系被分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