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善乎?

保罗藉着诗人的口再次表明了,地上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罗:3:10)。这与孟子性本善论无疑有点相立,“人见孺子入于井生怵惕恻隐之心”《公孙丑子》。

孟子此意指是人的心性有分辩善恶的能力,有侧隐之性情,“但永远不可能靠自身守律法(行为)达到至善的境界。”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一种理想的心学观点,是修善的目标,而事实就如保罗说的,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罗7:18)。证明了犯罪后亚当及后人人性的软弱,根本无法进入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修善者明知此“路漫漫修远兮,依然上下苦苦求索之”《离骚》,坚定实现自我救赎的愿望,但事与愿违,既便人想回应天父的救赎,若沒有圣灵的光照,也只是梦熟黄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我们讲儒家,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人在儒家思想中是一种核心,而人性自然就是儒家的学说...
    贱子郎君阅读 7,961评论 0 1
  • 能背诵《三字经》的人很少,但几乎都知道它开篇的六个字“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这样的思想,但“人之初”...
    纽盈健康阅读 4,147评论 0 0
  • 自从小时我读三字经的时候就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但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吗? 早在百家争鸣阶段,就...
    木子林桥阅读 2,548评论 0 3
  • 在课程中,李老师提到了人性观,之前对这个问题关注的比较少,于是上网学习了一下。 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是战国中期...
    丁金波波种快乐阅读 3,459评论 0 11
  • 孟子认为,每个人在本初都有四端,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四点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拥有的。并且他们都是善的,我们也经常...
    RickSanchez1234阅读 3,2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