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茶不茶的,不就是喝水吗?

图:网络

重读《茶话会》,又写了两篇读后感。回到第一章《喝水》,甚奇怪,前年写读后感,是从第十八章开始的,为啥?有可能当时对有的章节不甚了了,没咂出滋味来。

车前子的文章不太好懂。如读诗,很多时候靠猜。这跟他的创作理念有关。在接受《文艺报》记者采访时他说:“我喜欢迷路,我要让文字四面八方,发散流窜。”作者喜欢迷路,读者呢,肯定找不到北。再者,他的文章很“随”,不拘一格,想到啥说啥,有点像读明清笔记。

有人说《茶话会》说的是茶文化,车前子乃茶道高手。我看不见得。有人借酒发挥,车前子酒量多半有限,借茶发挥罢了。

像这篇《喝水》。

我小时候就喜欢喝茶,偷祖母的茶喝。她早晨起床,泡上一杯,我就偷偷喝上几口。祖母发现了,拍我一下,说:“小官吃茶,夜里困不着咯。”

开头说偷祖母的茶喝,不多说,下一段跳到了童年因次日要上学而失眠。祖母常喝绿茶,夏天才换红茶,红茶里还会放几朵玫瑰花,放出一连串的画面:刚开始像浇在白米饭上的苋菜汤,后来颜色萎黄,仿佛桌布上的酱油渍、衣服上的酱油渍——小孩子胸口,总是斑斑驳驳,可以当壁画看。文字果然发散流窜。要迷路了吗?

偶尔偷父亲的茶喝,苦得翻白眼。“小孩子,翻白眼作甚?你又不是八大山人的鱼、八大山人的鸟!”八大山人是谁?不是八个人,是明末著名画家朱耷。朱耷系朱皇帝的后人,对满清不满,所画的鱼和鸟,喜欢在眼睛里留白,翻白眼。这就是车前子,思维天马行空,活蹦乱跳,喝个茶苦的,苦出来个大画家。要迷路了吗?

祖母和父亲喝茶,尽皆日常,没文化,谈不上家学渊源抑或茶香门第。

十四五岁,已有茶瘾,但不懂茶。故意引用一句来历不明的话:“适才饮得佳茗一盏,大是懵懂”。这个可以忽略,出处查不到的。总之是不懂。

茶之高深,已然称之为道,诸多讲究,须学习,不通茶“文化”者定然出乖露丑。刀尔登说茶经,曾嘲讽某些茶道高手,不仅能喝出各种味道,还能喝出茶叶产地的海拔。

车前子说,吃奶不需要学习,生而知之,喝茶需要学习,学而知之,于此知道,吃奶是本能,喝茶是文化,找个识字课本,悬梁刺股,江湖夜雨,囊萤映雪,十年寒窗,画地为牢,走火入魔,好吧,学文化吧。

从“悬梁刺股”到“走火入魔”,文化之病态。过犹不及,这自然是嘲讽。车前子爱留白,此处为一大白。如果说留白就是翻白眼,这便是冲着那些走火入魔者翻白眼了。刀尔登跟车前子是一路真文人,用他那番话来填补这里的白,刚刚好。

来看结尾:

几年下来,居然不知道怎么喝茶,匪夷所思,那就喝水。

不幸我早过吃奶年纪,也只能喝水了。

那就喝水。

呵呵,茶用水泡,什么茶不茶的,不就是喝水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就是先生”传 大民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不”,名“就是”,是某省某市某小区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大头舅舅阅读 1,599评论 0 1
  • 老人说,凡妖怪都要有个住的地方,在里面歇息睡觉,干一些咱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怪事和坏事。它们的“屋子”可能只是一个地洞...
    山东吉祥如意阅读 4,603评论 1 0
  • 1, 萧雅从家搬出来整整一年了。 她租住的房屋虽然简单,但是朝阳,窗台上摆放的一排多肉植物也养的胖乎乎的。 她的婚...
    蓝摩佛阅读 6,228评论 17 40
  • 写于 2014-10-27 1:34 这一个多月来在宿舍煮东西吃,贝岗的菜市场一个星期都要逛好几次,逛多了卖猪肉的...
    幕_pandalalala阅读 4,371评论 0 3
  • 写在前面 之前去过一次 丽水 ,那时去的是一个乡村, 眼及,有绵延的青山,有清澈的溪流,还有古朴安静的村庄, 当时...
    蓝田玉烟阅读 5,946评论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