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执行力
如果说野心和抱负决定了人们追求财务自由的起心动念,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观」,那么强大的执行力,就是这个世界观通往行动的方法论支点。
问及大家如何将自己的目标一个个做到的,得到的最多的答复就是:
那就去做。不对的,边做边改。先做了再说,总之要先动起来……
早年我跟一位处于早期创业者的朋友(也是受访者之一),提出了很多美国同类公司的做法,并制作了一个PPT给她。等到下一个礼拜我再去她的公司,我发现她已经把我PPT里的很多建议转化成了公司年中大会上布置下去的具体任务,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分析」(我)和「执行」(我朋友)的差别。
这种差别,深深刺痛了我,毕竟那些放光的点子都是我想出来的,结果却被他们拿去执行了。也是从那以后,我深刻认识到,执行的力量,很多时候要超过想法。这也是为什么公司最重要的角色是CEO,(E代表执行),而不是CIO(C Idea O)。
再比如,做互联网的一个朋友,他带领国内知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一个30人的团队。某一天和我讨论起另一款竞品的优劣势,结束之后,当晚十二点即发邮件要求团队所有成员在第二天下班前提交竞品的分析报告。
总之,收入高的人,他们的执行力都高得惊人!
当你还在左顾右盼无比纠结的时候,他可能已经把计划执行到第三个版本了。这就是差别,这种差别最终会转化成财富获取的差异。
3
聪明,但肯下笨功夫
一个当基金经理的朋友,管着接近10亿的资金,年收入早已过百万。本科和我是同学(浙大),硕士是美国知名大学金融工程系毕业,智商水平毋庸置疑,一定属于人群中前5%。
但这位朋友,工作起来,毫不含糊,踏实得甚至有点「不近人情」。
比如说,有一年我去北京找他玩,期间他的妈妈也从外地去北京玩。大约十天,有一个礼拜是我陪着阿姨在转。而朋友在干嘛呢,研究公司,写报告,跑调研,访谈行业专家,每天十点之后才回家(可能还会继续工作),早上8点准时出门,老妈都顾不上。
这是一个优秀研究员的缩影,很多在金融行业买方工作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简单来说,就是你必须在刚刚工作的前几年,非常踏实地深入钻研你所研究的行业和公司,最终成为该行业的专家,你才可能具备成为一个基金经理必备的素养。
同样地,对于创业的人来说,聪明和踏实就更是必须的。
很多人想,我有钱,我有资源,我找人来帮我实现我的idea就可以了。但我告诉你,这样的创业,很可能会失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公司内部孵化的项目,失败率极高的重要原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早年在投资行业工作的时候,为了研究餐饮行业,老板让我去海底捞当服务员,体验两个月餐厅的运作,我拒绝了。当时的我认为,这么简单的事,谁不会?我知道就可以了,干嘛非得去做?
这几年我创业,常常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包括但不限于:创始人CEO/产品经理/运营/销售/市场/客服/行政……之前以为可以避免的那些「一看就会」的事情,一个也没逃过。
聪明人的优势是很容易看穿一切,逻辑和分析推理能力极佳。但他们很容易脱离现实,有时甚至天马行空,根本无法真实理解80%的人面临的真实场景。这时需要你下笨功夫,才能真正接近现实。
聪明人很多,但往往都是小聪明。只有愿意下笨功夫的聪明人,才是大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