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诞生之300月饼
农家的八月十五正赶上秋收最忙碌的时刻。石黄菊再也加入不了秋收突击队,这让她觉得白白的失去双倍工分的机会,就好像丢了钱包一样的闷闷不乐。就算她作为村里的三八红旗手去公社里接受表彰,领取了一张印着大红花的奖状和一股用红头绳系着的新筷子,她也兴奋不起来。
从大会堂里出来,她也看到知青办门前很多人在排队,有些不解的问身边人,这些人一个个好像苦大仇深的模样,到底在干什么?有知道内情的人便低声地说这些知青都在闹幺蛾子,不劳动,不学习,整日整日的来这里找领导找借口,都在想着回城里。立马就有人幸灾乐祸的说,既然来了还想着回去,毛主席当年说的就是让他们扎根农村,杀杀他们城里人的优越感。
石黄菊似懂非懂,觉得跟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深问。继续朝外走,迎面碰上赵海礁,她不好不打招呼。赵海礁脸色阴沉似水,就好像挨了棍子的狗似的目露凶光,跟她错身而过后又站住,淡淡的说:“祝贺了!”
石黄菊明白自己能受表彰,大概有赵海礁的功劳,知恩图报的说:“该谢谢你才是。”打了招呼,她就要接着走,赵海礁却又喊住她问:“几个月了?快生了吧!”
“早呢!”石黄菊为这个肚子越来越招人眼有些沮丧,现在碰到的人几乎都要问问肚子的事,好像里面的孩子都跟他们有不解之缘似的。更主要的是,她发觉揣着这鼓鼓囊囊的肚子,很多原来感觉轻轻松松的小事都变得不方便起来。这眼看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她都在发愁接下来的日子可要怎么过,什么时候才能卸货。
石黄菊心直口快的说:“你脸色不太好!”话出了口,她才发觉自己实在是不会聊天,难怪秀华嫂子整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一孕傻三年”,自己这是才刚刚开头啊。
赵海礁伸手在自己脸上划拉一把,像变脸似的一抹,这脸上僵硬的表情就缓和了不少,反问道:“有吗?”
石黄菊说:“现在好多了!”话一出口,就覆水难收,只好尴尬的笑笑,都不敢再看他,只盼快走。
赵海礁轻轻叹口气道:“送你回去吧!等等我,这就去推车。”
石黄菊慌忙道:“不用了,我走走更好。”
赵海礁一边跨进月亮门一边说:“顺路的。”
石黄菊在他身后喊:“真的不用。”
从会场出来晚的四个女人叽叽喳喳的从旁边经过,一个说:“瞧,这赵干部就是会照顾人。找老公就要找这样的。”立马就有另一个朝着他的背影喊:“领导,也带我一程呗!”
石黄菊并不认识这四个女人,不过觉得她们虽然是在跟赵海礁开玩笑,可自己总是不自觉地脸红的像绸子布似的。四个女人朝大门外走去,她便也跟在她们身后一起走出去。
赵海礁追上来,她客气的说自己还要去商店给公婆买月饼,让他先走。赵海礁想了想,推车跟在她身边,也说一起溜溜。前面四个女人扭回头跟赵海礁打招呼,他便也跟着说笑几句,稍稍的跟石黄菊拉开距离。这时候石黄菊也不好再说让他先走之类的话,只能大家一块走。
现在是农忙时节,商店里除去两个售货员没有其他顾客。女人中有人提起难得出来一趟,总要去看看有没有要买的东西顺便捎回去。几个人一起进去,石黄菊直奔糕点柜台,没得挑也没得选,只有一种浆皮的五仁月饼。一斤六块,用草纸紧紧地包了。赵海礁在一边悄声的问:“只要一斤?你不吃吗?”
石黄菊微微一笑道:“这就是个应景的东西,有什么好吃的。”
也有其他的女人过来张望,问了价钱,又咂着嘴连连的摇头说是太贵了,吃不起。便有好热闹的女人挑拨赵海礁道:“贵是贵了点,要不要赵干部请客,让咱们也尝尝这月饼是个什么味道?”
赵海礁爽快的答应,算上他,一共六个人,便在口袋里摸票子要称一斤。先前开玩笑的女人反而不好意思起来,连连的朝售货员说:“半斤,半斤就好。两人分一个,尝尝味道就好了。这可不要吃饱的了!”说着话就自己先拿了一块,利落的掰开分给身边的另一个人。
赵海礁付完款后,那四个女人丢下他们去看别处,草纸上孤零零的剩下一块月饼。他笑笑,示意石黄菊拿去。石黄菊摇摇头说自己手里有,让他自己吃。
赵海礁伸手拿起月饼,一边说让石黄菊不要嫌弃他的手脏,一边掰成大小两半,将捏在手指尖的一块仰头丢进嘴里,赞叹着说:“大油的味道好清香。”说着话,又把大的一半塞进石黄菊的手里。
郑重声明:文字皆是原创,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