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我好像一直都是那个不开心的孩子。
长大以后,接触到“感受能力”这个词,才知道,原来我是因为感受能力太强而经常不开心。
记忆中,我的童年充满了父母的争吵、对家庭的抱怨。家里很少有快乐的气氛。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家庭与别人家庭的区别。我的家庭就是我小小的世界,而我的情绪也任由家庭氛围的变化而随意拨动。
父母的争吵声、母亲的抱怨声、父亲的叹气声对我来说刀刀致命。那种感觉,像是万箭穿心,血流干了,力气没有了,魂也丢了。
想为他们分担却又无能为力,想摆脱这样的争吵环境但也无能为力。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两个人总是互相折磨、互相抱怨、互相忽视彼此的优点抱怨彼此缺点。
更可笑的是,他们总是企图让我来见证争吵的过程,让我来调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于是我来回劝说,在互相调解的过程中疲于奔命,但收效甚微。下次依旧是这样。
他们总以为我是局外人,可我不是。
他们互相谩骂的每一句话,像一把刀子一样,戳进我的心里,插进我的脑子里。如果他们受到的是一倍的伤害,而我受到的就是两倍,甚至更多。
可他们依旧不懂。旧习难改。
这样的事情,我承受了一整个童年➕青春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难以认识自我。
我不开心,我妈会说,“你干嘛整天丧着个脸,好像我欠你的”。我哭,我妈会说,“我还没死呢,你哭给谁看啊”。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原本就伤心的我更加绝望了。
当然,我知道这些是气话。我妈爱我胜过爱她自己。可我们两个性格迥异,她根本不会理解她的一句话会让我陷入绝望这个事实。
父母都喜欢开朗活泼的孩子。我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但我依旧做不到。
当我看到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父母,我甚至会为我的开心而羞愧。我做不到在情感上撇下他们。
这就是感受能力强的“弊”。感他人之感,受自己之受。
长大以后,慢慢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我发现别人对我的评价还不错。我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归因于我的感受能力。我想就是这样。
高敏感、高感受力的本能,让我很容易就能捕捉到别人的需求,从而能够及时满足别人的需求。“乖,懂事,为他人着想等等”,你能想到的这类词都能用来形容我这类人。
我慢慢发现,感受力强也并不是一件完全坏的事情。我们反而可以善用这种能力。比如可以将高敏感转化为工作能力。
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既然我们拥有了这种能力,就不能只允许糟糕的一面发挥作用。
一旦你意识到了这一点,化弊为利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可我们大多数人,都还停留在任由情绪摆布的阶段。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认为这句话不仅是说人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能做什么。更是说人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
了解自己是突破自己的第一步。
如果你也是感受能力强的高敏感人群,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