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打工的性价比
从打工的准备之路说起
教育体系中,个人通过633的义务教育,经过高考,分到一个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经过四年,22岁左右取得专科或本科的学历,还有一些再上3到5年获得硕博的学历,用人单位因为学历,给你一个坑位,进行社会生产
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必经之路
翻译成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学语言,就变成了以下的过程
一个人进行被教育后,拿到一个向社会传达的“信号”-学历,旨在说明自己的能力,社会生产组织通过学历进行筛选参与的人,给他们职位,来参与社会生产,以生产更多财富,增加社会福祉
对于智商一般,家境一般的人,绝大多数人获得了专本学历,而这些有专本学历的人,进入企业进行生产,拿到的报酬是被企业计为生产要素的人力成本的,企业付出报酬的第一要务是购买你的劳动时间,于是,这部分报酬根据《资本论》的描述,叫做必要生活资料,它仅仅能满足你的生存,以及为了生活的基本的资金,原理上来看,企业不会支付更多,因为企业角度上,给出去的是利润,是成本,当然越少越好,甚至用工历史上,采用黑奴,井下煤矿工人,铁路工人等极其肮脏的手段。那企业会给的很少吗,也不会,在一个还算健全的社会,企业给的报酬可以使劳力再生成的,也就是说,能满足他们明天的用工需求,所以能支付得你明天能来。所以说,打工永远不能变富
再从打工人角度说起,因为之前分析过财富来源于时间,我们需要时间生产与交易,我们需要时间学得智慧,我们需要时间转换的富余的钱拿来投资,时间就是财富的本源,打工人进行的劳动,其实是低效率的卖时间,时间利用率极其的低,低到甚至你都无法刻画出你到底生产了什么
个人的财富是社会财富的单位,社会财富的生成来源于社会生产,从整个社会生产生态上来讲,什么样的人赚钱最多?
当然是离生产最近的人,也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人,社会需求与产品进行弥合的设计者,组织生产的组织者,还有打工人,从学校刚走出来的被组织者,因为被组织者其实已经一定程度因为分工状态,不能理解生产过程,离生产是最远的,所以相较而言,报酬更低
这是直接生产的部分,还有间接生产的部分,比如政府工作者,因为有义务的保护以及对秩序的提供,一定程度上,也为生产出了一份力
还有除了这些有效的生产以外的无效生产者,他们可能拥有产物,没被社会需求接纳,或者出于设计形式的不契合,或者因为难以组织生产,被暂时的抛弃,当然,劳务报酬远不及间接生产者,但是,现代社会的世事易变,此时的无效也可能被星火点燃
最后一层,是非生产者,他们也可以叫做纯消费者,他们不参与生产,只进行消费,比如小孩和失去生产能力的老人
从生产生态来看,打工人的地位很是尴尬,有生产能力,却直接出售自己的唯一原料:时间,比起砖头来讲,我想你更想卖房子,因为出售时间,那就是在杀鸡取卵,没有时间的打工人无法形成有竞争力优势的生产智慧,生产效率也大大被企业机器所限制,做的工作大多数是重复性劳动,无法形成生产智慧
打工人的出路是什么
就是离生产更近,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特别是能够打败其他人的生产效率,成为生产生态中的所有者或组织者或设计者
从生产形式上分析,分为发现,制作与交易
第一,发现过程指自然发现和社会需求发现,毋庸置疑,自然发现已经饱和,剩下的难以勘测的,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撬动,打工人不可染指。社会需求的发现需要你看得清楚看得远,因为被困于生产末端太久,很难去理解社会上的需求,当然是有可能的,这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改变自己的认知处境,不断证实和精进,形成发现需求的智慧
第二,制作过程中,打工人个人生产力绝没有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者的力量足够,当然还有一种非实体的制作,指抽象的知识或者说服务,因为足够抽象,不依赖规模,门槛较低,也是打工人的一个出路
第三,交易绝对算是打工人最好的出路,交易在很早之前,分为销售和贸易,区别在于地理距离,因为贸易可以使沿途有更多的需求,达成更多的交易,所以因为地理位置差造成的信息差,这部分利益被商人所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所有的贸易都变成了销售,可以卖任何东西给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需要的对象,是销售的一大有益可图的点,其实做交易的好处不止这些,因为接近生产,更理解需求,并且生产效率也可以无限放大
拼财富,最终拼的实际上是生产效率,一个打工人最容易优化的是交易过程,所以,最好的打工人出路是交易,要做的是去做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