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孩子学习劲头不足,效果不好,成绩逐步下滑。为让孩子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努力学习,将降低的名次追回来,我便随时提醒显得疲倦的孩子,该做作业了,该背课文了。但是孩子妈妈总是对抗,说什么孩子起早贪黑,太辛苦了,让休息一会。在我们因意见不合的争论时,孩子欣然接受了她妈妈的意见,先休息,再做作业。
这是典型的溺爱孩子。通过在互联网了解,还有更多的父母也对孩子溺爱有加,处处替孩子着想,孩子开心快乐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经过仔细分析,现在的部分家长溺爱孩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不让苦情重演。时下的学生家长,都是从当年的艰苦生活中走过来的,他们在童年时,受苦受累,甚至吃不饱,穿不暖。如今,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两不愁三保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部分家庭已基本达到了小康。在如此条件下,家长们认为,不应该再让孩子继续体验他们当年的痛苦,要让孩子快乐的度过童年,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各种要求都会答应,忘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二是思想认识错误。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刻,不应该太过辛苦。对孩子的所做所为熟视无睹,任其发展,孩子的养成教育缺失,生活邋遢,不能自理。 2016年,湖南“神童”魏永康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最终却遭退学成为“伤仲永”的现实版。原因就是她妈妈过份的溺爱,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他的妈妈都不让其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她还亲自给他喂饭。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由于部分家长具有较好的经商头脑,通过个人的努力,也能让家庭生活很富裕,更有部分家长用他们当年的同学做特例,认为学习好的当苦工,学习差的当老板,以点带面,错误的认为孩子学习好,还不如做生意,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孩子遇到困难就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大学宽进宽出,造成大量的毕业生流入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一些农村孩子花很大的精力,辛苦的读完大学,却不能及时就业,更有甚者,重返农村,重操务农旧业,如此,让家长们对孩子的上学失去了信心,读书无用论的认识更加坚定,所以督促孩子学习的动力更加不足,放弃了对孩子的严格要求。
四是辅导能力不足。有的家长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对孩子的作业无法辅导,学生学习遇到外无援助(公办教师不能办辅导班,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家教),内无帮助(父母能力不足,手机又不让用)的困境,无法较快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到了学校,教师又要狠逼严批,处于无奈中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行成了恶性循环。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因为学习跟不上,作业无法完成时的无奈表情,他们就也心软了,在共同的无奈中放弃了对孩子的期望。
五是理想信念缺失。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无忧,当年的生活目标实现了,现在的生活处在了盲区,今后努力奋斗的目标不明,同时也就影响到了孩子们,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和任务,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许多孩子不知道自己为啥要学习,学习的动力不足。
家长应该怎么做?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多加注意,对孩子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是改变认识。首先家长要改变认识。作为学生家长,首先要充分认识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孩子的学习,一方面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孩子发展的需要。孩子的学习,除了能有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让孩子成长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让孩子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生活的有意义,有尊严。所以,作为家长,就要改变狭隘的思想认识,为孩子健康的成长为一个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积极支持该子的学习。其次,家长要引导孩子改变对学习的认识。家长要通过实例,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方式,只有学习,才能完善自己,强大自己,才能使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是一个有用的人;要让孩子理解努力学习,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学习肯定不成功的现实;要让孩子懂得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的深层含义。
二是严格要求。家长对孩子要求要严,要宽严相济。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区别对待,凡是有利于学习的要求,绝对满足,凡是不利于学习的要求坚决拒绝。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力争做到早睡早起,衣服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做事有思路,有想法。适当的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外出购买简单的物品,代替家长走亲访友等等,在各种家务中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是陪伴增情。家长要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动,了解孩子的性格,及时和孩子谈心谈话,体会孩子学习的艰辛。对性格比较孤僻的孩子,孩子学习时要多加陪伴,对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力所能及的解决,不断增进亲情,在家长与孩子相互理解相互关爱中,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暖,让其在温暖安全的环境里耐心学习。
四是鼓励助兴。兴趣是每个人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学生的学习也一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诸多方式中,鼓励应该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了。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劳动付出,对孩子做过的事都要肯定,及时评价,做好指导,比如只要孩子努力了,虽然学习成绩很差,但是家长应该对他的付出要肯定,对为什么学习成绩不理想,要引导孩子进行分析,帮助孩子寻找提高的方法。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进行大范围的横向比,可适当的进行纵向比。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他的点滴进步都要适时的鼓励,让孩子在享受被表扬的乐趣中增强学习的兴趣。
五是理想助力
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中明确指出, 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把他放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首位。文件规定,要培养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理想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照亮人生道路上的明灯,古往今来,世人都是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没有理想,人的生活就会失去意义。学生也不例外,理想是学习的目标,也是动力。家长要通过各种方式,从生活实际,发展前景等方面,引导孩子树立理想。比如在吃饭时,给孩子讲讲过去的艰苦生活,让孩子讲讲自己今后的打算等;给孩子多讲些名人故事,了解名人成长历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等。家长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让其为个人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孩子也就不觉得累,学习的效果也会逐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