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的身旁有一位谋士,跟随着曹操,直到曹操成为了一方霸主,可谓是尽忠尽责,辅佐曹操,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帮助曹操打下江山。
在荀彧的一生中,为曹操提出了无数的计谋,他能够看清人心,也能够洞察时机,同时,也劝说曹操,去迎奉天子。
首先先说说他洞察时机。曹操想要攻取徐州,荀彧便用“昔高祖保关中,光武踞河内,皆深根固本以治天下。”劝说曹操要稳固后方。又用“且陶谦虽死,徐州未易亡也”想要曹操先放弃徐州。最后,用“破布,然后南结扬州,共讨袁术,以临淮,泗”劝说曹操攻打吕布,而这一计,也发挥了最大用处,最终,以吕布败走,兖州被曹操平定结尾,这可谓是帮助了曹操,看出了曹操的劣势,并及时想好了对策,也帮助了曹操。
其次在官渡之战当中,正是因为荀彧的劝说,曹操才没有放弃。当曹操想要放弃之时,荀彧说:“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哪怕面临的危机。却依然能看出所面临的情况,这句话既给了曹操信心又给了曹操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在最弱的时候,荀彧看出了这正是天下之大机也,也想到了办法,把袁绍和曹操进行比较,列出了曹操的优点,讲出了袁绍的缺点,这也促使曹操与其斗争,最终获得胜利。
最终还有一计。虽然这个并没有扭转到战局,但正是曹操前期发展的基础,这便是劝奉天子。“昔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第一步讲出了迎奉天子的用处,接下来,便用“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进一步说出了迎奉天子的好处,这才真正劝到了曹操,荀彧用前人的方法,为曹操构建蓝图,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用的一点,在曹操发展的初期,这可算是一大功劳,同时,荀彧也是一个比较尊重皇帝的人,很多谋士也都如此,又为曹操吸纳了更多人才。
这只是荀彧众多计策中的三个,也是较为有用的三个,可以说,如果没有荀彧,就没有这些计策,没有这些计策,也就没有后来的曹操,也没有更后来的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