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过年回去,我给公公婆婆都买了新衣服,他们很高兴。自从嫁过来,我每年过年都会买衣服给他们,平常看到好看的衣服、鞋子,我也会买下来送给婆婆。婆婆胃不好,公公有高血压,我会经常留意好的食疗方,叮嘱他们多注意身体。
这次过年回来,婆婆对我特别的好,什么都不让我干。每天早晨刚睡醒,发现衣服已经被她拿去洗好了;我偶然提起喜欢她做的辣椒酱,第二天就做了几大瓶出来;吃饭不小心辣到了,婆婆很贴心的连忙剥了个橙子递给我。其实,婆婆特别不会表达,在以前,我也想象不到她能对我这么好。
2.
弟媳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也回来了,这是她第一次在婆家过年。回来没几天,弟媳就跟我抱怨,说婆婆不帮她,她一个人带孩子特别的累,婆婆连亲妈的一半都比不上。过了几天,因为婆婆给孩子换纸尿裤时用力不当弄疼了孩子,她们爆发了争吵,弟媳顶着哭红的眼睛跟我说:“宝宝从来没这么哭过,我带这么久都没哭成这样过。”我劝她,带孩子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只要孩子平平安安没事就好。其实,婆婆每天要为一家人做饭,要做家务,有时还要去卖自家种的蔬菜,平常忙着办年货,的确是忙的没时间。而婆婆做事风风火火,照顾孩子方面也的确显得粗枝大叶了些。
不过婆婆对弟媳,总体还是不错的。她的衣服、宝宝的衣服,婆婆每天都一件件洗好,平常的一日三餐,婆婆也变着花样来做,每次饭前都主动去照看宝宝,让弟媳先去吃,有时间也会坐下来,跟宝宝玩一会。其实,也还不错了,至少比我那时,好太多了。
3.
我结婚的时候,我跟老公家庭条件有差距,公婆本来不是很同意。办婚礼的时候,我父母几乎没出什么力,婆婆一直心里不平衡,觉得我嫁过来是占了大便宜。婚后我怀孕了,辞了职,在婆家养胎,这期间又隔三差五的听婆婆宣泄这种不平衡。
后来生了宝宝,婆婆整天欢天喜地的围着孩子转,没说过什么关心我的话。整个月子,是妈妈陪着我一起照顾宝宝,为我洗衣服、做饭。婆婆妈妈在一起的矛盾,让当时的我特别痛苦,一方面觉得婆婆不关心我,一方面觉得妈妈也跟着受累,又委屈又内疚。整个月子里,不知哭了多少次。
出了月子妈妈就回去了,我一直和婆婆一起带宝宝,期间因为育儿观念不同发生过几次不快,我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直到宝宝满一岁,趁着给宝宝断奶的时机,我逃离了那个家,跟着老公来到了广州。
4.
和婆婆生活拉开了距离,一下子感觉轻松很多。虽然时常惦记着宝宝,但心理上的阴云正一点点被新的生活冲散。
有时也会想起那些委屈,每一次想起,都会胸闷难受,难过到掉泪,甚至歇斯底里,与老公大吵。后来,我慢慢回归理性,客观地去分析,发现站在婆婆的角度,很多事情也并非我想的那样。比如她第一次凶我,当时刚生完宝宝从医院里回来,只吃母乳的宝宝饿得哭起来,哭得声音都嘶哑了,我却一直在洗澡不出来,她急的不得了忍不住吼了我一句:“洗个澡就要那么久!”,当时脆弱敏感的我无限放大了那句话,惹得自己三番几次的伤心。又比如她和妈妈闹矛盾,本身婆婆妈妈在一起都有理说不清,何况婆婆是南方人,妈妈是北方人,观念、习惯大有不同,摩擦在所难免。婆婆以南方习俗为我做鱼做肉补身体,结果导致我频繁拉肚子,妈妈看不过去,坚持让我喝小米粥鸡蛋。说到底都是为了我好。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很容易被困住,就像先前,我觉得自己受了那么多委屈,我不理解婆婆,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委屈,被困在抱怨的漩涡里出不来,伤人更伤己。
5.
看开这许多事,就能从心里面理解婆婆,体会到她的不容易。慢慢的,我渐渐不去想过去的事情,只一心一意做晚辈该做的事。一有时间,我和老公会带着宝宝回去看他们,每次回去,都会给婆婆买衣服,帮婆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聊聊家常,多多宽慰她。人心总是肉长的,婆婆如今对我像对亲女儿一样,还经常打电话来叮嘱我不要加班,小心身体。这就是我期待的家,它不是讲理的地方,是我们在外面累的时候可以随时回去歇脚的地方,是充满浓浓亲情的地方。
最后,总结出几点婆媳相处之道,分享给大家。
(1)老人的很多观念是伴随了大半辈子的,期望她去改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口头上接受,在行动上摒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千万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婆婆像亲妈一样待你,如同谈恋爱一样,人都是由陌生到熟悉到亲密,婆婆与你的缘分才刚刚开始,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总会越来越亲密,你对她如同亲妈,她自然会给你回应。
(3)换位思考。多体会老人家的不易,就没有那么多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