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是解锁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智慧密钥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

正确的政绩观如同指引前行的明灯,能够引领党员领导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和长远眼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领导干部应将这一初心使命深深铭刻在心中,无论面对何种复杂局面和艰巨任务,都能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不能仅仅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应着眼于长远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地方和部门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决策和行动中,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的长期稳定,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虚假政绩和面子工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以务实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重心放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上,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创造经得起检验的业绩。

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强化制度约束和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从制度上引导和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正确的轨道上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违背正确政绩观的行为要严肃问责,形成有效的警示和约束机制。

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员领导干部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