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1小时30分钟
推荐指数:三星半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黑塞的自传性小说,克林索尔指黑塞自己。喜欢文学,有文学理想的大学生倒是蛮适合读一读这本书。找一个文学评论,分析一下这本作品,你的暑期论文就有着落了。职场人士可能没有很多耐心,速读即可,所谓能“拿来就用”的实用性不高。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总看成《克林索尔最后的夏天》,这样读起来更顺嘴,不是吗?
这本书中,总不乏一些哲学性的话语,让你从中得到启示;要是想发个朋友圈装个逼,也蛮适合的
只读过黑塞的两本书,这本书和《悉达多》一样,从阅读体验上来说,处于似懂非懂,懂之甚少;还是道行不够吧。
以下句子摘自书中:
◆ 或许安睡几晚,每晚真正睡上六至八个钟头,人就能缓过来了,眼睛也变得听话、耐用,心也会平静些,夜眠不再有痛苦
◆ 无人能长久地、夜以继日地燃烧所有光亮,燃烧所有心火;无人能长久地、夜以继日地站在火焰中
◆ 自然界有万千色彩,而我们却执意要将色谱减至二十阶。
◆ 你永远无法从中获得满足,而且还要喂养评论家。
◆ 我们的一切艺术只是补偿,只是对被浪费的生命、活力与爱欲的补偿。
◆ 人们太高估感官愉悦了,将精神生活看作是对缺失的感官体验的补偿
◆ 无论你是抱一位女子,还是作一首诗,都是一样的。只要那个核心在,即爱、热望和激情在,它们便是一体,无论你是在阿索斯山做隐修僧,还是在巴黎做花花公子。
◆ “年轻人,别这么装腔作势!”
◆ 世界是肥皂泡,是歌剧,是欢闹的荒唐。
◆ “忧愁”这个巨人,跪在他颤动的心上。他碰杯,赞美沉没,赞美死的意愿,赞美清徵亡音。旋木的乐声轰鸣喧闹。恐惧坐在他心头,那颗心不愿死,那颗心憎恨死亡。
◆ 你在纸上画下的七月,能让你满足吗?你消解了时间了吗?你对秋天、对冬天不再有恐惧了吗?
◆ 母亲弯腰俯身,向着小小的孩子。我想再次见到她的眼,她的凝视是我的星光
◆ 一切都在死去,一切都渴望死,唯永恒之母常在。
◆ 但这是为了什么呢?这些布满颜色的画纸又是为了什么?一切的努力、汗水,还有短暂陶醉的创作快感是为什么?是否存在救赎?是否存在安宁?是否存在和平?
◆ 世界越来越美了。我独自一人,却很自在。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我渴望成熟。准备好死去,准备好重生。
◆ 我们将爱从具体对象剥离,爱本身就够了。正如我们漫游者并不寻找目的地,而只是享受漫游本身,享受在路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