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6】“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44.17】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
“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44.18】“‘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44.19】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 此语如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44.22】“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44.23】“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44.24】“仁、义、礼、智,也是表德。”
“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44.25】一日,论为学功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44.30】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减少人生浪费?
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有四条:
第一条,事上用功,天道酬勤,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条,德上用功,厚德载物,让你的事业厚积薄发。
第三条,道上用功,奉道而行,让你的事业脱颖而出。
第四条,心上用功,一了百当,让你真正实现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