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字平叔,南阳宛县人,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晏早年丧父,其母尹氏为曹操所纳。晏自幼聪慧若神,深得曹操宠爱。曹操欲收何晏为子,入曹氏宗族。每出门游园,令晏与其众子按长幼之序排坐一起。晏察之,常独坐一席,不欲与诸子共序。
其时,晏年方七岁,于曹宅内划一方之地,自处于内,曰:“此何氏之庐也!”
曹操闻之,知其不愿为曹氏子嗣,亦不勉强,将晏送至外宅,仍待如亲子,及其成年,许婚金乡公主。
晏面白肤美,姿态奇丽,仪容堂堂,以天下第一美著称于世,常自赏之,行步顾影,曰:“噫,吾何其美也!”时人皆叹其风姿俊雅。
因其面至白,世人皆议论纷纷,疑其终日敷粉。魏明帝亦常疑之。
一日,正值盛夏暑热,明帝召晏入宫,赐御膳热汤面。
晏食之,果然满面皆汗,以衣袖拭之,仍面如白玉,肤如凝脂,世人始信其皎然之色乃为天赐。
晏颇有才华,精通老庄、周易之道,主张以无为本,摒弃研讨书注,以高雅之姿清谈,常召集天下名士,谈玄论道,开创魏晋清谈玄学之风。
其辩言精妙,举止风流,容颜俊美,天下名士皆为惊叹,以媲美何晏清谈为荣。
晏贪享酒色,体虚劳损,遂服五石散,身体转强,曰:“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然五石散颇具毒性,致皮肤轻薄脆弱,沐浴及新衣均对其有损,于是晏终日着宽大衣袍,看似潇洒飘逸。名士亦纷纷效其食五石散、峨冠博带。
由是,穿旧衣、鲜沐浴,身浊肤糜,滋生虱虫。名士不以为意,一边清谈,一边捉虱,亦为风雅之举,称作“扪虱而谈”。
久之,受五石散所累,晏肤如槁木,行走如“鬼幽”。
后世名士亦服之数百年,遗害颇深,晏因之累世为人诟病。
明帝薨,曹芳继位。晏为吏部尚书,秉公选拔,以才任官。
其后,司马懿、曹爽争权,司马氏胜出。
因晏与曹爽有交,司马懿故意命其审理曹爽之案。何晏积极判以重罪,并将勾结曹爽之七族呈报司马懿。
司马懿看罢摇头,曰:“曹党共八族也!”
晏又重新盘查,仍为七族,司马懿仍曰:“差一族矣!”
晏不明所以,遂问曰:“岂谓晏乎?”
司马懿曰:“是也。”
于是,何晏与曹爽诸党,以谋逆罪被诛三族。
何晏虽死,名士精神犹存。其后涌现大批风流名士,至今不朽。
魏晋风流,名士时代,终由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