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难吗?以前会觉得难,特别是以前读到古文的时候就很头疼。但是现在有缘来到育心之后,就觉得读经典也会变成一个有意思的过程。一件事情再容易,你不开始也跟你没关系。
但是一件事情再难,你开始去做了,就有机会变得容易了。就像读经典,我们就先开始读,开始读了,才有机会懂。就像之前觉得《易经》难,读了100遍,再来听家人讲解,就觉得有意思。所以开始很重要。
还有就是要跟着计划读,如果没按照计划读,也会觉得难。但是跟着计划每天读三样,就简单了,时间到了,及时跟着计划换内容就好。如果只是一家人读,日子读久了,难免坚持不下去。这个时候就要接触志同道合的家人,互相学习着,坚持得就容易。就像我们自己读,有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就他读,他就不爱读,但是你让他看看群里其他的小朋友也是这么认真的,他就会乐意了。
还有就是要参与早课的学习,如果自己读着读着感觉孩子老是不上道,那么我们要来平台寻找学习方法,努力提升自己,这样就会越来越有智慧了。就像上周刘老师的分享,又给我在读经道路上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方法。如果我们不来学习,只会问题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但是学习了,你就会发现更多的是引导孩子的机会。以前会觉得孩子怎么那么麻烦,现在心态换了,也就很好地就景利用,也会发现自己的智慧用着用着就多了。
最近带着孩子读经,感觉他的状态越来越好了,我自己也有种开窍的感觉。我也觉得自己引导得更好了。但是如果我之前都没来学习,我想也不会有今天这么自然而然的用。所以前期的累积很重要,先累积着,时间到了自然就会想着去用,好的方法也要在适当的时机才能运用出来。我们大人学习了也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如果都不累积。后面即使时机来了,你也抓不住,也没机会找到感觉如何去引导,还是无从下手。
所以我越来越明白为什么要相约10年,孩子读经典要读10年,先有了前面的累积,后面就会自然去用了。我们大人也要一段时间累积开窍,孩子也是一样。所以该读的时候就读,该用的时候就能用了。
易经里面说:君子以经纶,十年乃字。就是读经十年,不要给孩子解释字面的意思,十年后才进行解释。所以我们有读经十年之约,从胎教开始,就应该读经,而且一读,用十年。这样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建侯”,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真正的大结构人才。所以,我们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就只管去做就好,不要事情没做就想东想西,担心这担心那的。只管努力就好,因为每一步路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