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在这次培训中听到李高峰老师的讲座。三个小时实在是过得太快,让人意犹未尽。
李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实践主义者,他的睿智,他的细腻让人难忘。
李老师出生于1970年,河南焦作人,起初他只是一名中专生,如今他身上已经有了太多光环: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学生物教学》期刊主编。已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教育类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5篇。
他今天给我们的讲座内容是《例谈指向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讲座从五个方面开展的。一是制定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二是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三是从科学探究到实践;四模型建构;五是微课。
李老师的讲座条理清晰,既有着对现今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又有着对教育教学发展方向的指引,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多的是在传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教授时实验是少不了的,反而是避重就轻,更多的是在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这门学科最本质的东西。李老师确实给我们上了一课,牙签,吸管,鞋带,筷子这些都可以成为原材料,带给学生体验,带给学生思考,就那样顺其自然的让智慧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受益匪浅,不是缺少实验的用品,只是缺少用心。
在讲课时,李老师像魔术师一样从他的百宝箱不断拿东西出来,让我们每个老师都参与了进来。李老师这样做是应该是为了给我们这些站在一线的人一个方向,教育不仅仅是在教室,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利用身边的材料,带着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操作中反思,不断总结,这样获取的知识才能称得上根深蒂固了。
看着他,就想到了他一路走来的慷慨激昂。看得出来他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与执着,五十一岁的他依旧风采,这大概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带着大家一起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但愿二十年后的我会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