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听了几节哲学课,写了两篇随感,就放下了。
还记得,那天午休,盘坐沙发,听姜老师讲叔本华的《世界之为意志和表象》,讲“痛苦”,那站在悬崖边还能清醒地止步并及时回头的画面,不知为何让我心头一颤。沉重的心,在哲学的世界里,又好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混沌迷茫,不知所云,不知所向,学哲学究竟有何用啊?不思考,简单点,糊涂点,不是更好吗?
“还在听姜老师的哲学课吗?”一日,老公漫不经心地提醒,我才意识到有一两个星期没听课没思考了。既然“存在即合理”,是抗拒放下?还是硬着头皮听下去?不如静下心,慢慢回读姜老师讲课的文稿,咀嚼叔本华所谓的“痛苦”。
“ 世界的真相就是痛苦的必然性命运!”很沮丧的话,怎么活,都离不开痛苦。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快乐和痛苦的平衡,才是世界的本质。”原来,看清痛苦,直面痛苦,接受痛苦,理解痛苦,才会珍惜生命,想办法去解决痛苦。而不是闭上眼,扭过头,转过身,做逃兵。也不是颤抖,恐惧,痛苦其痛苦,做懦夫。快乐,就在你和痛苦相处的过程中。痛有多深,快乐的多少和程度就有所不同,成长的空间也千差万别。
还记得改革之初,苍蝇蚊子都随之而来,乱象丛生,信仰危机。是继续变革开放,还是关起门来?“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引领,冲破变革的重重痛苦,迎来今天的国泰民安。H公司遭受“卡脖子”之苦,发现了自己的短板,迎难而上,创建自己更强大的生态网络,为国家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那是全体员工莫大的荣耀。难怪老公能直面工作中的一个个困难,接受自己有“不行”的痛苦,请教高手,积聚力量,一次次不断突破。
现在更深刻理解 “你不能承受学习之苦,将来你就要面对生活之苦”这句话的哲理思考。其实,何止是学习?我不接受运动之苦,就体会不到健康的快乐,就要面对疾病的痛苦。老公不接受工作之苦,就体会不到周末放松的快乐,我们就要面对生活不安定的痛苦。我不接受离职之苦,就体会不到夫妻相守的幸福,就要面对一家三地牵挂不断的痛苦。叔本华说,痛苦就像是“一条航船”的“压舱物”,没有它,你的生命之船“就不能保持平稳,因而不能照直行驶。”是痛苦这个重量,把我们牢牢压在地面之上,每时每刻感受到我们的肉体和脚下大地的真实。直面痛苦,理解痛苦,做出理智选择,稳稳地往前,痛并快乐着,生活画卷有了更多的色彩。
有人觉得痛苦是非常私人的事情,好像痛苦袭来时,整个世界好像就剩下你自己。其实,叔本华说,这是大错特错。人与人之间,灵魂与灵魂之间,真正能引起共鸣的恰恰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快乐的共鸣是肤浅的,痛苦的共鸣才更深刻。不必独自品尝痛苦,也不必用痛苦拉开和亲人或朋友或战友或老师的距离。有苦说出来,你能找到灵魂的共鸣者,降低痛苦的程度,找到解决痛苦的路径。当然,诉苦的对象要有选择,不然,你的痛苦成了别人的谈资,就会陷入更深的痛苦。父母是你生命中最可靠的人,其次是你的伴侣。哪些朋友、战友和老师可倾诉?需要你平时的培养和辨别。要有痛苦的共鸣者,你先要做一个会聆听、能共情、善保密的值得信赖的人。
不必说被人怨“强势”,苦口婆心却不被下属认可的痛苦,也不必说出国在外殚精竭虑创出佳绩荣获大奖,却被领导委婉考评为B的痛苦,单是前年换岗,面对一个全新的团队和业务,起点低,标准高,期望更高,老公面临的痛苦也非比寻常。我很庆幸,老公痛苦的旅程中有我倾听有我共鸣。我深知他工作的压力,两地奔波的路上书不离手,几次夜里还能听到他开会鼓劲的梦语,我不再怨他回家晚周末还加班,静静做好他坚强的后盾。尽管我帮不了他的工作,但我分明感受到他在诉说一个个痛苦中的思考、发现与成长,真切地感受到他历练痛苦后的快乐和成就感。被人误解,他学会阅读提升自己。不被肯定,他学会换位思考修炼自己。发现自己有“不行”,他学会打开边界寻找高手。如他常言,把坏事变好事,把痛苦变修炼。如他所行,眼界开,格局大,拿得起放得下。
儿子说我所写的“痛苦”并非叔本华所指,是的啊!叔本华所谓的终极痛苦,不是常人所遇的,也不是我这个常人能承载的,更不是我这个常人想要的。只是听了姜老师讲哲学中的痛苦,回想我们一路走来的痛苦,即使学英语有再大的痛苦,我也乐在其中,不改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