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到郝晓东老师的一篇文章《有一种阅读叫“啃读”》,读完给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关于“啃读”这个词我之前理解不够深入,以为自己认真读,慢读、研读,至于具体怎么啃读自己并不太清楚。
他读了郝老师的这篇文章,对自己以往的阅读方式做了重新审视和思考,逐渐解开了自己心中一直存在的谜团——书读过就忘,有的概念听过,模模糊糊地了解一些,但要具体阐述又没有很清晰的思路。原因就在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存在问题,在阅读方面一直存在着误区,以为读的书越多,掌握的知识就越多,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阅读方法上,更多采用地是泛读和速读。自从统编教材投入使用后,每学期增加了必读和选读的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阅读速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对我们老师的阅读观念也产生了影响。无论自己阅读还是指导学生阅读,多数情况下都是不求甚解地读,连滚带爬地读。细数一下好像也读了一些书,获得了一些信息,学到了一些知识,可是并没有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信息是碎片化的,知识也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甚至很多书读过之后脑海中仅仅留下几个人名、概念和不太清晰的情节,时间久了,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当然,面对浩繁的书籍和无边的知识海洋,我们不可能每一本书都精读,有些书本身的知识含量并不太高,也没有严密的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对于这类书,我们通过检视阅读的方法大致了解就可以了,甚至这类书都不必居于我们的书目之列 。当然,如果我们的阅读不是为了获得知识,锻炼思维,提升理解力,增进智慧,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那怎样阅读都可以。然而多数情况下,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涵养品格,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升能力。尤其是对于根本书籍的阅读,就不能只是浏览了,而要采用“啃读”的方法。
通过阅读郝晓东老师的《未来教师》一书,让我知道了一点一点像啃硬馒头一样反复地啃。啃读类似于精读但又有差异。精读是相对于泛读而言,贵在精细深入,要求“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乎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啃读除了包含这一含义,也包含泛读、快读,不管读得快还是慢,只要能领会要旨,就是啃读的真正含义。在书中郝老师指出了啃读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重点概念或关键句子、段落。
第二层次,在书页的页眉、页脚等空白处写下阅读心得、疑惑、随想等,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段或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批注。
第三层次,读完一章后,不断提炼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及内在的思路和逻辑结构,画出思维导图来,将文本内容结构化。
第四层次,针对文本的核心概念或关键内容,或者向他人咨询、讨论、交流;或者查阅其他资料,展开主题性、研究性阅读。
第五层次,阅读文章后,能写一篇内容综述,或者阅读心得。
反观自己的阅读经历,多数情况下就停留在前两个层次,也无怪乎书读得不透,理解地不深了。对于经典作品,我们不可能读一遍就完全理解,往往需要反复地读,一点点地啃。啃读并不是一味地慢读,对于已经理解的内容可以快速浏览,啃读的是超出我们认知水平的内容,暂时不理解的内容。在阅读经典书籍时能按照郝晓东老师提出的这五个层次去啃读的话, 相信我的文本理解力一定会提升。
因此,在我们日常的阅读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书籍采取不同的啃读方法,对于经典书籍我们要细嚼慢咽,要一点点地啃读,要深入地研读,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我们所学知识内化,消化,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