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音
马克•吐温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演讲人,紧张的和假装不紧张的。”
刚看到这句话我就笑了,还真是呢。
人感到紧张,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脸色发白,手心冒汗,双腿僵硬,说话结巴……
假装不紧张的人,就很有意思啦,他们嘴上说着不紧张,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经常来回踱步,或者反复跑厕所……
其实,大多数人在公众表达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这也是很正常的。紧张也不是一件坏事,紧张恰恰能证明演讲者对现场观众的重视。
适度紧张是有好处的,它能让你集中注意力;但如果你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就可能会影响演讲的效果。
怎么办?《开口就是影响力》这本书就介绍了三个调节紧张情绪的实用小方法。
人为什么会紧张?
第一个原因是从小被打击。
还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我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就够紧张了,如果再碰到不会做的题,脸都会红到脖子根。还有就是参加辩论赛,如果本身准备得就不怎么充分,对方辩手又特别厉害,我们也会紧张得腿发抖、说话语无伦次。
小时候的这些经历,深深地藏于我们的脑海,这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总会犯错,等我们长大后面对公众表达,紧张感就会扑面而来。
其实,你不是能力不行,而是你认为自己不行。所以,克服紧张感,增强自信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增强心理韧性,不断心理暗示“我能行”。
比如,你想从客户那里拿下一个大订单。你需要把最初的心理暗示“我说错了怎么办”“我这样说会不会被嘲笑”“对方比我水平高”等,转化为“我是在帮助对方”“我能给Ta提供更好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我能帮助Ta获得更大的成功”。
心态转变了,说话的底气就足了,紧张感也消失不见了。
人为什么会紧张?
这第二个原因是陌生感,也就是你对观众、环境不熟悉。
就好比你要去一个遥远的陌生的城市,在启程时你总会有一点紧张和不安。如果你从没有出过远门,那这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就会更加强烈。
对于演讲而言,你若是很久没有演讲了,或者很久没有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话,越不熟悉演讲技巧你就会越抗拒,越抗拒你就越不熟悉。
其实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不熟练而已。所以,克服紧张感,增强自信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奉行“熟悉感策略”。
针对这一种情况,书中介绍了一个“3W法则”。就是每次在演讲或者说话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Who:讲给谁听?他们关心什么?想获得什么?
第二个,Why:我为什么讲?
第三个,What:我讲什么内容,才能让听众有收获?
问这三个问题呢,是为了确保自己的演讲稿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还有就是针对讲稿出现的小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修改。
你以为这样就行了吗?还没完呢,你需要提前把整个演讲流程走一遍,就相当于是做一个全程彩排。
书中指出,你要把讲的内容、讲的方式,像流程一样走一遍,熟悉一遍,从登台上场的姿势、眼神、步速到灯光、翻页笔、PPT和下场姿势,要做到事无巨细。
到这里,讲稿准备好了,演讲流程和细节也烂熟于心了,接下来就是展现自己独特魅力的时候了。
作者说,想要做到真情流露、自然表达,你甚至可以沿用自己的口语化表达习惯。比如一直以来的口头禅啊,常用高频词汇啊,只要不影响演讲内容,都可以接受。毕竟习惯什么的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而在演讲时强行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是需要承担高风险的。
人为什么会紧张?
还有第三个原因是缺少表达的内容。
林肯说:“即使是再有实力的人,如果没有精心准备,也无法说出有系统、高水平的话来。”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材料、知识准备得不够充分,你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就极可能会手足无措。
针对这一情况,这克服紧张感、增强自信的第三个方法就是奉行“内容库策略”。
所谓的内容库策略就是建立自己的内容库,丰富演讲内容。
这主要包含三方面:
其一,多练积累内容;其二,提前准备通用内容;其三,突发情况的内容储备,像是忘词、互动、临时上场等,面对突发状况怎么应对。
练习的次数多了,演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问题也就熟悉、掌握了,演讲者心中有数自然不会慌张。材料准备全面细致,思考深入,演讲过程中引经据典,观众自然会信服买账。像是碰到忘词这类常见的突发状况,微笑、停顿、与观众伺机互动,都不失一个保证语言流畅的好方法。
到这里,我们的三个方法就介绍完了,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小有收获呢。
在《开口就是影响力》这本书中,可不单单是教会读者怎么突破公众表达障碍呢?它还囊括了很多种其他方面的表达技能。
像是职场汇报、客户交流、伴侣沟通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方法。
《开口就是影响力》也并不像其他书籍那么晦涩,光是讲方法,它是以“理论+案例”的形式,展现了30个典型场景+103个沟通技巧,可谓生动有趣、接地气。
《开口就是影响力》——《超级演说家》女性专场冠军柳婉琴的沟通实践心法,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