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今天没有了诗句中的“雨纷纷”,反尔是万里晴空。在夕阳下的黄昏,一边听着勃拉姆斯的《德文安魂曲》,一边写着这篇《向死而生》。
死亡是与天地同生一样的话题,但却也一直是很多人避讳的内容,可往往一个人逃避什么,也就说明他害怕什么。关于死亡,即使智慧如孔子,也会用“未知生,焉知死”的语句来逃避思考。
对于死亡,我们中国人更多的是逃避与恐惧,这也很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帝王将相会去苦苦追寻长生不老之药,又有那么多人仅仅为了多活几天,而花费了一生的积蓄。
我年龄虽小,尚无足够的阅历谈及生死,但对我而言,应是“未知死,焉知生”,若没有认清死亡,便不能清晰地生活,乃至不懂得人生为何而糊涂一世。
对于生死观的言论,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的描述得极其精辟: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和生不可分割,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不能谈及生。其实,生和死的本质是一样的。既然我们知道了死亡的定数,那么就无须去躲避和恐惧死亡。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长时间的关注于生死,也不必对其视而不见,而是应该把握当下,认真地感恩今天,幸福地度过眼前。同样的,对于亲友的离逝,我们也不必因此而放弃了生活,数年累月陷于悲伤之中。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因为伴侣的离逝而用余生去感伤。我们要相信,他们一直都在身旁,从未走远。
清明时节,无数的男男女女奔波在漫山遍野,用雏菊与钱纸透过那青草下的黄土对祖先表达缅怀之情。一句“青山本是伤心地,白骨曾为上冢人”便将生死时空相结合。
八十岁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感概:人生一弹指就过去了。事实好像也是如此:时间很快,我们很无奈。就算是二三十岁的人,他们也会觉得时间随着成长变得越来越快,比如说,小学的日子是一周周过去的;到了大学,时间是一学期一学期过去的;到了工作后,时间便是一年一年过去的。
这样的现象心理学家用特别简单、准确而又非常精巧的方法清楚地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对一个 5 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 20%;而对一个50岁的人来讲,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即2%。
所以,从感觉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时间好像越来越快。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老年之时会发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仰天长叹。但人生最大的悲愤就是如此吧,醒悟过来的时候最好的年华已逝,死期将近。
知道了死亡的本质,其仅是生的一部分,我们便能坦然面对生死;知晓了年华易逝,时间在心理上以加速度的方式前进,我们便能理性对待当下。
大概在去年的时候,我便为自己定下了“终生学习,向死而生”的一生誓言。乔布斯曾有句名言: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便将活得轻松自在。我们倒不必做到他那样绝对意义的死期,只要记得每个人都会死去,而且死亡不可预期,努力地为生活做减法,少做些不必要的事,不理会无聊的人,这便是向死而生,便能在生活中找到最真实的自我,活出自己的模样。
世上,有多少人一生在追寻着不知是谁定的成功标准:车、房、儿女双全,一辈子成功地活出了别人眼中的模样,成了房奴、车奴,到头来才发现,原来这不是自己想要的,这才是不幸与悲哀。相反的,你也可以把每天都当作生命的第一天,昨天的过失与悔恨就让它们就此灰飞烟灭,人千万不要与自己过不去,且把每天都当作新生,你会更明朗地看待生命。
生与死,存与灭,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你若想清楚了,你思考的天地便是澄清的。向死而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处事哲学,时时记住生命的限度,在关键时刻抉择时,你便更听从内心的想法,活成最真实的自我。
面对他人的误解、社会的不公、前路的挫折、利益的诱惑,你会去宽容、去释怀、去勇敢、去淡泊,最后,你会发现这才是你想成为的自己。